海宁政协:社情民意救了农村危桥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海宁政协:社情民意救了农村危桥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胡月梅   字号:[][][]
据联谊报    近日,位于海宁市丁桥镇民联路的马家桥正式进入打桩施工,计划通过4个月的建设,完成这座危桥改造。马家桥是村道桥梁,之前,桥梁结构出现裂缝,铺装及护栏损坏严重,三个月前被鉴定为五类危桥,附近新仓村的村民只能绕道出行。桥梁改建后,村民的出行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危桥的及时开工改建,得益于市政府近日出台的有关农村危桥改建的补助政策,而这一补助政策则是在市政协一则社情民意信息的直接推动下产生的。
2003年以来,海宁市财政一直以建安费的30%~70%不等的比例,对各类交通类、水利类,以及集镇桥梁进行资金补助。但到了2014年时,市政府中断了这一补助政策。今年3月份,市政协社情民意小组获悉基层的呼声后,立即展开专题调研,发现随着车辆增多,桥梁使用年龄增加,农村危桥每年都在产生,初步统计全市还有近200座农村危桥需要改建。而由于桥梁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乡镇一级财政吃紧,改造危桥“力不从心”,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按照老办法,只能设置“封道”、“禁行”标志以拖延改造时间。
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市政协社情民意小组提出了《关于要求市财政对农村危桥改造继续实行补助政策的建议》,呼吁市财政部门继续制定2015年对各类农村危桥的补助政策,确保海宁农村公路网络、水运网络继续发挥交通先行官的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出力。
接到社情民意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组织发改、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进行调查和排查,最终出台文件《海宁市农村危桥改造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对各类农村危桥,作出了“桥梁跨度20以下,补助1000/平方米;桥梁跨度20~35,补助1200/平方米;桥梁跨度35以上,补助2000/平方米”的标准。这一补助政策,还对原有政策因审计问题使资金无法及时补助到位的问题进行修补,将补助标准从原有的按投资数计算,改为现在的按建筑面积计算,进一步简化补助程序,加快资金到位。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