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09月1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通讯员 袁斌 段芙蓉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家庭病床作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重要形式,可为居民提供方便、周到、经济、连续、人性化的服务,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医疗纠纷隐患,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在杭州市西湖区政协日前召开的双月协商会上,委员就西湖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工作建言献策。
“为使这次协商对话富有成效,西湖区政协专门成立课题组,用3个月的时间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当前我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面临的困境和群众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真实需求……”西湖区政协副主席丁庆怀说,“只有说得准,说得对,政府和部门才会乐意听取,达成共识,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协商会透露,自2014年以来,西湖区在进一步整合全区养老、医疗、卫生、文体、社保等资源的基础上,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护理机构合作、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供疗中心合作、拓展和优化医养护信息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努力构建智慧化、特色化、长效化和综合化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2014年以来,全区205位全科医生参与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居民122331人。机构门急诊服务1071002人次,签约对象就诊354453人次,为签约对象提供转诊服务43934人次,累计开展上门服务4727人次。尤其是为4000名生活自理中重依赖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进行菜单式医疗服务等。全区广泛开展“亲情互助1+1+1”、“银龄互助”、“喘息服务”、“幸福老墙门”、“11点到”、“金拐杖工程”等独具特色又深受广大居民尤其是老人欢迎的服务活动。
会上,将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整体加以谋划、推进;进一步梳理和细化相关政策,推动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各项惠民举措可及化;进一步注重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等19项建议在协商中形成了共识。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建设需要卫生、民政、财政、人力社保、文化体育等部门和各街镇、相关社会团体、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团队等多元主体支撑,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将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作联动,对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也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民间机构和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区委副书记、区长章根明表示,“区政府和各部门将积极吸纳政协意见,并将定期通报和反馈落实和推进情况。”
“区政协将通过协商建言、向部门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和社情民意反映,‘三箭齐发’协助解决和推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构建一个集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连续、综合、有效的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的支持……”西湖区政协主席张岐表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