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兰桂平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如何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快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当前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杭州市滨江区政协日前组织开展 “智慧社区”建设专题视察暨年度重点提案督办活动。委员们围绕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推动产城融合科技新城建设进程建言献策。
委员们认为,“智慧社区”建设,要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居民对“智慧社区”的认同感,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智慧社区”建设,适时将小区物业、商铺经营户等社区相关方纳入“智慧社区”总体布局。只有 “智慧社区”各类平台能为居民工作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才能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
“可以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化社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委员们建议,以点带面科学务实地推进全区域“智慧社区”建设,同时打破原行政村的户籍限制,按照现有农转居安置小区规划设立新社区,以便有序管理和服务。要优先启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项目,顾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居民的实际需求,做好智慧互联配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方便居民使用。
“要科学总结区内6个试点社区已初步建成 ‘智慧社区’应用平台‘一库三应用’体系的建设经验,组建‘智慧社区’数据中心,将分散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深度采集、整合利用,构建跨域、集成、开放的信息云平台。”委员们认为,要通过政府引导、购买服务、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选择能够履行社会责任的网络运营商承担运营任务,并建立起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管理。同时,要注重“智慧社区”建设中信息安全的保护,发挥区内智慧安防产业优势,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确保“智慧社区”网络信息绝对安全。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工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会管理、懂经营、贴民心、会服务”的全能社工队伍,实现社工“业务型”向“全能型”转变,并完善社区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社工目标管理考核,激励社工创新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