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汤媛媛 通讯员 欧燕萍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探索创新港澳和海外委员履职方式,举办“港澳海外委员履职周”活动;发挥委员专家优势,成立政协政务咨询团;会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共同制定出台年度协商计划和民主监督计划……杭州市政协近年来不断拓展政协履职空间,丰富委员活动方式,在人民政协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的大舞台上,奉上了一出出精彩的履职大戏。
“走亲”活动暖了浙商
场景:“两个多月过去了,工作没有实质性推进,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请大家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认真分析原因!”11月19日,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率队前往浙商回归项目——华滋科欣创意园视察时,严肃的表情和不留情面的批评,让与会的有关市、区、街道等部门负责人如坐针毡。
上海华滋奔腾控股集团是浙商在外创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也是2014年杭州市政协浙商杭商“走亲”活动的重点企业。目前,华滋奔腾集团公司回家乡投资的园区已成功招租多家企业入驻,并与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上海“沪江网”签约共建“沪江网”浙江总部基地。为推进园区周边的环境整治,市政协曾于今年8月28日对该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了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并与相关城区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商解决办法。叶明作为协调各方的“娘舅”,与参会各方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两个月,解决问题。
在市政协组织召开的第二次协调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诚恳表示,要倾情倾心倾力为“回归”企业排忧解难,勇于担当负责,不推诿,不扯皮。
“满意!”企业负责人再三对市政协的持续跟踪监督表示感谢,“像亲人一样,暖心!”
浙(杭)商走亲、文化(名人)走亲,是杭州市政协自2014年以来推出的以团结联谊、共促发展为目的履职创新项目。2014年,杭州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全国多个省市开展“浙商杭商走亲活动”,宣传推介浙江杭州投资创业环境和有关政策,了解浙商杭商创业情况和困难问题,引导他们回归浙江助力发展。今年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走亲”活动,更加广泛地团结联谊杭州籍、浙江籍以及与杭州有合作交流的艺术家、科学家等专家学者,为杭州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被走访浙(杭)商、文化名人,以及当地商会、文化部门的热烈响应。受走“亲”团浓浓乡情的感召,厦门乐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阿兔想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大量历史文化艺术藏品运回杭州建一个公益性的博物馆。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帮助牵线搭桥,争取在杭投资动漫项目落地,经过市政协领导牵线,目前项目已有进展……
“一对一近距离地接触浙(杭)商和文化名人,与平常的开开会完全不一样。”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张必来说,“感情更融洽,交流更顺畅,感觉真的结了‘亲’。下一步,要进一步研究,如果‘亲’们回来了,怎么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对此,叶明要求,市区两级政协要搭建联谊和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帮助浙商杭商解决回归发展中的难题,“让政协成为浙商杭商‘亲’们的一个家”。
“菜单”履职活了委员
场景:“民营医院因为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很多政策都没有落地,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资本是逐利的,要民营资本放弃逐利是不可取的。要突破、试行和激活高端民营医疗机构,提供国际级、差别化的医疗服务,补足杭州医疗国际化的短板。”
……
2015年11月30日,来自各党派的市政协委员在主席会议上,与主席会议成员等围绕“完善民营医疗机构法规政策体系”,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与会者既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解剖式”的分析,又对政府的“不到位”提出了诤言。
“公立医院要让渡一些空间给民营医疗机构,政府要尽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近年来,杭州市政协致力于激发委员主体意识,让委员 “兴趣履职”、“优势履职”,大大提升了履职成效。在运用好全体会议、常委会议、议政会、协商会、座谈会等经常性平台履职建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履职载体。今年,市政协又推出多项举措:强化主席会议协商建言机制,让委员走进主席会议,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在2014年度实施委员“菜单式”履职经验基础上,从201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中精选28项活动形成履职“菜单”,供委员自主选择。委员们“点菜”踊跃,履职热情高涨,1099人次表达了参加意愿。
成果共享乐了百姓
场景:2015年5月25日,杭州市政协“送文化、送教育、送卫生、送法律、送科技”五送活动启动仪式暨《杭州文史小丛书》首发式在下城区潮鸣街道举行。在街道文化中心,文史专家的精彩讲座,让居民们重温了杭城的历史变迁;在东园公园,精美的文史书籍、漂亮的盆栽以及委员们设立的医疗、法律、教育、收藏品鉴赏、环保等方面的咨询展台,让老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10月16日,拱墅区桥西社区的张大妈,手里捧着散发着浓浓书香的《民国杭州历史遗存》,十分高兴:“听说市政协今天来社区送书,一早就叫上了几个爱看书的老伙伴赶来看看。”当日,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将近几年编辑出版的《民国杭州研究丛书》、《运河文献集成》、《之江大学的神仙眷侣——蒋礼鸿与盛静霞》、《难忘的岁月》等200多册“三亲”史料和文献图书赠予拱宸桥街道桥西社区的“拱宸书院”,供社区居民平日阅读。
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10月28日,由市政协主办的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好家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临安市板桥乡上田村举行。文艺界委员们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服务为民、履职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主席会议、专题会议上,叶明多次强调,政协的文化、科技、教育等资源优势,要通过专委会、界别组等多渠道,“尽可能放大社会效益”。
近年来,市政协不断创新,努力延伸政协服务社会、委员履职为民的空间。如建立基层社情民意联系点、政协信箱等,听取来自一线的百姓心声;发挥政协论坛、政协视点、政协之声等平台作用,鼓励委员开设网上工作室,让委员有更多机会倾听民声民情,为民建言解忧……2015年,市政协的履职新平台 “政协在您身边——送文化进社区”等五送活动,成了委员们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新舞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