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政协: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目标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新昌政协: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目标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丹丹 通讯员 吴刘江   字号:[][][]
据联谊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中的大拇指工程,也是加快“两美”新昌建设、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期盼的题中之义。按要求,新昌县3年内应完成392个建制村的农村治污任务,2014年已完成135个村,成为全省农村治污工作先进县。今年,全县195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7~9月,在绍兴市各区、县(市)现场检查考核中,新昌县连续排名第一。
“真没想到,我们村里的治污工程这么快就搞好了,路边的水沟再也不会臭烘烘了。”日前,新昌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协商讨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实地视察了羽林街道梁家井村、孟家塘村农村治污现场,一位村民指着路边的水沟,高兴地对视察组说。据了解,截至目前,羽林街道已完成治污工程总建设任务的85%,进入全面冲刺与扫尾阶段,其中51个终端完成建设,25880主管与45015支管已基本完成铺设,梁家井等4个村已完成项目建设,其他村也相继进入工程扫尾和路面硬化修复阶段。
与会人员认为,当前,随着治污工作的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隐患和问题,在治理难度大和推进速度要求快之间、工程建设量大和乡镇(街道)以及村财力薄弱之间、工程质量要求高与施工力量缺乏之间、重视工程建设与轻项目运行管理之间均存在一定矛盾,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主席会议成员建议,注重结合,统筹治污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对居住分散的山区村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以农村治污为突破口,把‘三改一拆’与拆除露天粪坑、农房改造、清洁家园等工作结合起来,抓‘上水’治‘下水’,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务求取得1+12的效果,把治污过程变成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过程。”
要强化管护,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发挥治污工程最大效益。与会人员认为,要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从重项目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务求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要加强各部门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行、监督等方面的合作,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监督、验收和维护等一系列制度;对已完成的治污工程,要严把由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参加的“四方初验”和县联合检查验收“复验”关,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的移交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引进第三方力量参与农村治污。
要突出长效,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基本公共需求,要发挥治污设施的长期功效,必须在机构设置、资金筹措、政策保障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助推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山水相融、人水和谐的诗画江南建设。”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