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大彬 通讯员 程尚送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至2015年底,全省公共体育设施、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0%,在基层很受欢迎,但在具体过程中,有两个具体问题得引起关注,并解决落实好。”近日,台州市椒江区政协特聘委员缪铁军通过社情民意反映。
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是2015年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关于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底,凡符合开放条件的全省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都应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100%。
“要真正推进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需妥善解决好安全责任主体和经费负担这两方面问题。”缪铁军说,《通知》指出,地方政府和所在乡镇(街道)、社区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责任主体,须承担领导、组织、管理、经费、保险、保障和意外伤害处理等责任。教育、体育部门要完善工作制度,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排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真出了意外伤亡事故,受害方第一时间肯定要找校方“问责”。当前,学校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处于弱势地位,遇到死亡事故,不管有无责任,最终往往赔钱了事,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基层学校对此甚为担忧。
《通知》指出,各地政府应根据省政府规定,为向社会开放设施的学校统一购买意外伤害责任保险,并向学校拨付体育场地设施开放专项经费补助,用于开放学校体育与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更新,支付管理成本和管理人员合理的劳务报酬,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等费用。缪铁军认为,随着物价上涨、人员管理成本的提升以及维修经费逐年增加,会对一些地方财政造成不小的负担。
为此,缪铁军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可由政府出资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打包全权交由有资质的外单位管理,并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将学校与其脱离。进入学校运动的外来人员,需由多部门审核配发准入证,同时连带签订人身安全承诺书,对拒绝签署人员学校可不予核准,无证人员学校有权拒绝进入。同时,加强公共财政公益资金保障,实行专项资金补助政策,体育、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及优惠开放的财政补贴标准。开放体育设施的必要支出,可由校方编制财政预算方案,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按财政预算编审程序列入本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此外,体育彩票公益金每年也应安排一定经费专项用于对学校的补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