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政协:2015年度履职工作亮点回顾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杭州政协:2015年度履职工作亮点回顾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8日 来源:杭州市政协网   作者:卢新晓   字号:[][][]
据杭州市政协网    “市政协提出打造‘西湖蓝’,我认为是造福杭州、让老百姓享受人间天堂的好事。”市民马先生在给市政协的一封信中这样赞道。实际上,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协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这一年,市政协实打实地做了不少事。时光如梭,再回首又是一年。岁末年初,我们一起来盘点盘点。
协商见成效
“市政协所提的建议很好,对于我市谋划、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此前,时任市委书记龚正在市政协报送的《关于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建议》上做出批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认真研究并吸收政协提出的建议。殊不知,这份专业性很强的建议案,凝结着市政协经济、教育等相关界别及委员的智慧与心血。
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早在年初,市政协常委会便将“十三五”规划编制作为协商建言的重要议题,成立了5个专题调研组,着重围绕“十三五”时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农村改革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开放带动和城市国际化等主题,深入全市13个区县(市),实地调研、走访乡镇(街道)和企业,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议,以更好地掌握实情、汇聚众智、集思广益。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市政协召开专题常委会协商建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1份建议案和5份调研报告,提出更加注重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布局等七个方面意见建议。市委全会前,市政协再次举行专题协商会议,就《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协商建言。
事实上,这只是市政协今年协商建言的惊鸿一瞥。杭州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商品房去库存化、传统产业国字号和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富阳加快融入主城区、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完善杭州信用体系……一个个议题、一串串脚印、一页页报告,透出的是政协人的履职清单,更是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政协情怀和崇高使命。
监督绽魅力
“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地治水的新号角,市政协义不容辞地加入这场“当代大禹治水”的行动中。然而,怎么才能督到实处、督出成效?委员们认为,治水不是面子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行政区域分割处理,“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市区联动才是治水的痛点”。
在去年响应省政协提出的“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共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基础上,今年市政协又启动了“市区(县市)政协联动、助推‘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以科学治水、长效治水、制度建设为重点,围绕“清三河”“大市政配套”“饮用水源保护”等11个主题开展监督。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治水工作联系点21个,设立监督调研组47个,编发工作信息47期,实地查看江河溪1457公里,发现并反馈问题195个,提出的201条意见建议中,被采纳了194条。
治水只是其中一环。为助推省、市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协成立了8个民主监督组,分赴13个区县(市)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地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监督活动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着重就营造发展新动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氛围等提出建议。
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市政协精心选派158名政协委员,组成18个民主监督小组,对市法院、市检察院及16个市直单位(部门)开展驻点式经常性民主监督。一年来,各民主监督组围绕停车难、交通拥堵、阳光餐饮等大量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向派驻部门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监督意见,直接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为更好地助力服务保障G20峰会的成功举办,前不久,市政协又启动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跨年度民主监督,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队,兵分六路对富阳、临安、淳安、桐庐、建德等地整治工作进行督查。他们走企业、进工地、下车间、踏村坊,以点带线、连线成面,以敏锐的眼光寻找新旧问题点,努力为美丽杭州、两美浙江建设尽心竭力。
议政在关键
“实现大杭州、全视野内的‘天蓝地净、山清水秀’。”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审议通过了《全面提升‘四治’水平 着力打造‘西湖蓝’》建议案。一时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西湖蓝”也成了热门词。
“名号”打出去了,接下来怎么做?市政协成竹在胸:组织开展“委员行”主题活动,广泛发动政协各参加单位、界别、委员参与打造“西湖蓝”,建设美丽杭州;举办五城市书画展;开设“委员行”专题网页;录制“美丽中国杭州样本·委员在行动”专题节目;拍摄电视专题片,呼吁全社会共建共享杭州的美丽蓝天……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履职促改革发展,服务助民生改善。围绕破解“4+1民生难题、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城北体育公园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完善民营医疗机构法规政策体系、改进医保支付方式以及“医养护一体化”医疗服务政策实施、《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等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市政协有条不紊地开展调研、座谈和协商,为改善民生福祉建真言、增助力。
在社会治理领域,市政协也加强了工作监督力度,一年来,先后就构建杭州大交通体系、优化空港新城与杭州主城区交通接驳、打造数字城管升级版、加强监狱管理工作等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监督,促进社会治理。同时,市政协还创新形式载体,组织开展“政协在您身边”——送文化、送教育、送卫生、送法律、送科技“五送”等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政协、体会政协,感到政协就在自己身边。
联谊凝人心
文化暖人心,文化聚人心。今年3月,市政协在北京启动了“文化科技走亲”活动。在京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齐聚一堂,畅谈与政协文化的渊源,为杭州文化建设号诊把脉、建言献策。“活动体现了政协文化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特色,同时又具时代特点……”对于这项活动,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市政协主席叶明又亲赴上海、云南等地,走访艺术家、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并真挚地向他们发出邀请:“你们是杭州的亲人,杭州随时欢迎你们!”
通过开展“文化科技走亲”等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市政协加强了与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艺术名家和影响力较大的文创企业家的联络交流,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使得他们更加了解杭州,认同杭州,关注杭州,更愿意为杭州文化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献策出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同胞情,杭港两地亲。20151015,香港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杭州现任及历届港区政协委员,在港杭州籍各级政协委员,以及与杭州有关联的个人、公司机构或团体代表,中联办协调部有关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成立大会。会上,市政协主席叶明深情寄言:“希望联谊会和衷共济,把关心热爱杭州、支持杭州发展的香港同胞和各界朋友团结汇聚在一起,共谋杭港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时代要求杭州以世界眼光、开放理念、国际视野来审视和驱动本地区的新一轮发展。2015789日,由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会同市政府新闻办、市工商联和市贸促会共同主办的2015外国朋友“走进美丽杭州”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杭州企业”合作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印度、约旦、哈萨克斯坦、缅甸、南非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驻华领事官员、有关机构代表近30人,以及杭州本土企业代表60多人参加活动。小河直街、五柳巷、梦想小镇、阿里巴巴淘宝城、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惊叹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独特韵味的同时,国际友人们也在寻求与杭州合作的新契机……
2016年,是杭州“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市政协工作的收官之年。政协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入履职建言、献计出力,全力助推杭州“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力助力服务保障G20峰会,努力实现工作圆满收官。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