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政协:创新履职促发展惠民生综述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萧山政协:创新履职促发展惠民生综述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2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发挥界别优势,延伸政协触角,探索智慧履职……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政协不断探索创新履职方式、履职平台和履职途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系民生助推发展,为萧山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政协价值。
 
聚焦主线跟进干实促发展
 
当前,萧山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委提出了“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区政协主动跟进,一系列紧扣主线的履职活动,不但助推了萧山的改革发展,也提升了政协的地位和话语权。近年来,区政协持续关注湘湖,多次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层面协商讨论湘湖的开发建设,基本上保持了每年提出一个调研报告的频率和密度,从优化体制、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景区建设等多个角度为打造“人文湘湖”、“品质湘湖”建言献策,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湘湖的美丽转变。
协商纪要、民主监督建议书、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区政协十分重视履职成果的转化,以各种载体常态化向区委、区政府输送履职成果,大力推动各项建言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在政协报告上作出批示,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吸收采纳,提出对策措施,完善有关工作。如2014年下半年,区政协围绕全区人民普遍关心的全面融入大杭州议题,分若干课题小组,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调研,向区委提交报告,就户籍管理、基本社会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民政福利、医疗医保、城市交通、发展定位、财政体制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积极采纳。发展民宿经济是区政协2015年重点提案之一,由区政协主席负责督办,区政府于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农村现代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其中不少措施与委员观点不谋而合。
2015年,围绕建设“三生融合”美丽萧山,区政协先后对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相关政协委员主动带头进行燃煤锅炉改造,为节能减排作表率。区政协组织委员们通过广泛履职和参与,从多个层面助推美丽萧山建设,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政协得到充分贯彻落实。近年来,萧山政协就“加快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发展”、“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湘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政府性债务”、“完善城区综合交通体系”等形成一系列调研报告,共谋萧山发展大计,力助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实力,在实干中体现了一线追求一线作为。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增共识
 
一年一度的“两政”联席会议上,“两政”就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对接,“两政”领导面对面交流,成为区政府与区政协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传统工作;
全区28个界别或单独或联合,2015年开展了19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实”的专题协商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萧山区政协在“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上下功夫,努力追求政治协商的有效性,寻求最大公约数。年初,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即共同商议制订《协商工作计划》,区政府区政协召开“两政”联席会议,通过充分协商精心选题,确保政协各项工作更符合萧山实际、更紧扣中心大局、更贴近民生需求,增强履职的针对性、协同性和实效性。
2015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通过协商确定,把协助党委政府编制好区“十三五”规划作为当年区政协的协商工作重点。区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年履职的重中之重,用5个月时间做好协商前的调研等准备工作,广泛发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各类建言材料19份。在与区委的专题政治协商会上,区委书记俞东来与政协委员面对面、零距离协商,共谋萧山发展大计。委员们从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以信息经济引领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等多个角度,为统筹谋划好萧山今后发展思路,科学编制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完善了萧山区“十三五”规划的科学性,增进了思想共识。
界别是政协的特色。萧山区政协大胆创新实践,把界别活动上升到政协层面,将界别对口协商列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2015年,区政协全年共安排19场界别对口协商会,内容涵盖“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水污染治理”、“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建设仁爱家园”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界别的专业特色。一年来,28个界别围绕选题广泛调研,与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协商讨论,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升提出对策建议,“小题目”做出了“大文章”,深受广大委员和对口协商部门的好评。
 
倾情为民贴近基层创和谐
 
“萧山的委员网上工作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便捷性特征,为委员履职搜集和汇聚民情民意,与群众沟通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提供了人民政协履职方式与时俱进的一个样本。”这是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评审专家对萧山区政协选送的关于“建立委员网上工作室,开辟服务群众直通车”的案例的推介评语。在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年会暨第五次理论研讨会上,萧山的委员网上工作室从全省各级各地政协推荐的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省2013年市、县(市、区)“政协履职为民委员服务群众”十大创新案例。
评审专家还认为,萧山的委员网上工作室开辟了政协委员立足基层、履职为民的新舞台,不仅走出了颇具特色的“萧山模式”,也为人民政协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政协履职能力既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萧山区政协把通过政协渠道,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大追求,通过会议、调研报告、视察活动、大会发言和提案信息等各类形式,收集和反映群众的呼声意愿,当好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2015年初召开的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诞生的萧山区政协首个全会建议案——《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建议》,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涉及千家万户的养老问题上,从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建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窗口前移、重心下移,萧山政协努力延伸工作触角,目前全区所有镇街都已设立基层工作委员会或工作联络组,实现了政协基层组织“全覆盖”,做到了组织架构合理、人员配备到位、工作重点突出,使政协委员在基层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在全市探索出了一条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新路子。如区政协城厢街道工委的社情民意联系点,在全街道设立了8个社情民意联系点,通过定期接待、日常接待、设置接待箱、网络接待和视察调研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疑惑,调解矛盾纠纷,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龚正的高度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萧山区政协还大胆创新,采取“互联网+履职”的方式,扩大智慧应用,拓展履职平台,让更多的市民代表、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政协履职中来,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制度化的平台和渠道。继开通官方微博后,区政协又对官方网站作了全面升级改版,开辟“网上议事厅”专栏,实现委员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网上提交,极大地提高了履职效率,深化了与委员和群众间的互动联系。以政协义蓬工委主任赵贤富为代表的8位委员开设的个人网上工作室,采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履职空间,成为委员的发声媒体、民意信箱、沟通桥梁、议政平台和监督利器。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