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近海海域水环境治理关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及象山未来发展,此项工作应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近日,象山县政协组织委员视察近海水环境,委员们认为,鉴于象山地理位置特殊,应将近海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五水共治”。
象山是海洋大县,全县海域面积达6618.17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海岸线总长924.67公里,其中大陆岸线348.73公里,海岛岸线575.94公里。委员们认为,象山日渐蓬勃的旅游产业依托的是近海的岛、礁、滩、湾资源;逐渐兴起的港口装备工业也是得益于沿海分布的深水良港和岸线资源。人们在向大海索取的同时,更应该加以好好保护。
2000年,渔老大林永法等人在中国开渔节上提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可以说是象山百姓保护海洋的自我觉醒。近年来,象山沿海各地都活跃着志愿者队伍的身影,践行着保护大海的诺言。但政协委员发现,随着自然的变化,该县西沪港、岳井洋等地的互花米草正在进一步吞噬近海资源,爵溪、石浦等近海的海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象山近海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委员们认为,单单靠这些民间力量、志愿者的行为是无法解决的,必须由政府牵头,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
针对象山近海的环境问题,委员们建议对近岸海域海洋水文、气象和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监测与动态评价,及时掌握海洋环境质量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也为公众滨海旅游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严格管理海洋工程项目,牢固树立环境污染项目一票否决机制,认真把好审核关,有效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委员们还建议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促进浅海底栖贝类资源逐年恢复,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加强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推进西沪港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改善、修复海洋环境造血功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