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政协:委员提出优选产品扩大进口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温州政协:委员提出优选产品扩大进口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18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温文文 夏紫裕 通讯员 陈思思   字号:[][][]
据联谊报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对我省外贸行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林俐认为,我省外贸转型发展面临三个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进口比重下降,外贸企业升级不力。我省对外贸易存在较大顺差,除去出口能力增长的因素之外,也可看出我省在引进先进设备和稀缺原料上的力度不够,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主动性不足。以纺织机械设备进口为例,除2013年增长6%外,2012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24.4%14.3%2015年第一季度下降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仅占进口总量的10.4%,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下降了10%,这反映了许多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引进、产业升级上仍需发力。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外贸出口竞争力较弱。长期以来,我省出口产业过于依赖传统低成本优势,虽然近年产业链开始有序向中高端转移,但整体出口产品结构仍处于中低端水平。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资源约束的加强而逐渐丧失,加上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外贸低端产品市场被大大压缩,不主动升级、率先转型,我省的对外贸易路子将越走越窄。
中小微外贸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外贸增长动力不足。由于资金缺乏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在产能过剩和外需市场相对疲软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主导力不足,议价定价能力较弱。同时,受到人力成本逐步攀升及主要外部市场货币贬值的严重冲击,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正进一步减弱,加剧了我省的外贸压力。加上银行借贷的渠道受阻和便利性不足,也为转型升级埋下风险的种子。
为此,林俐建议优选产品扩大进口,促进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结合我省“机器换人”战略,针对省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优选产品,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并利用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期,加大资源进口,为经济回暖提前布局,做好战略储备。在提升设备引进力度的同时,加快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步伐,扩大技术和设备引进的外部溢出,把外生拉力转化为内生推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这为我省过剩产能的转移提供了广阔腹地。”林俐建议利用浙商网络打造“海上浙江”、“陆上浙江”、“海外浙江”,打造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扩大跨境电商的质效,丰富我省对外贸易的层次和渠道。
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跟踪调研,制定切实的帮扶措施。如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牵头清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项不合规不合理收费;积极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出针对性强、层次丰富的金融产品。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