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政协:一年来履职工作综述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金华政协:一年来履职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楼润苗 通讯员 鲍庆芳   字号:[][][]
据联谊报    过去的一年,金华市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按照紧跟党委、贴近政府、主动服务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金华建设,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聚焦民生监督有力,为推动“两富”“两美”现代化金华建设和更高起点上的赶超发展展作为。
紧扣中心大局积极协商议政
金华市政协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积极为全市改革发展协商建言,奉献真知灼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金华市“十三五”规划制定专题政治协商,提出9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围绕全市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召开主席会议就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完善双龙风景旅游区管理体制等开展专题协商,达成广泛共识。各专委会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有关部门工作动向,主动与对口联系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为部门工作出谋划策,形成良性互动。如人资环委围绕“出生人口性别比”课题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并就“二孩”政策出台后如何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
市政协还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为界别协商提供服务保障,极大地提高了界别协商的密度。2015年,共开展界别协商活动31次,活动围绕“浙中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居民养老产业”、“后治水时代经济转型之路”等课题形成了一系列协商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突出重点开展提案办理协商,经主席会议审定的13件重点提案面商率达到100%,全部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大力落实。
聚焦环境民生加强民主监督
在省政协和金华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市政协成立10个监督调研组,全力开展“助推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按照“一季一主题、季季有重点”的要求,以“全面提升水质十大工程”为监督重点,采用小分队的方式,组织发动政协委员开展“万里江河四季访”“走遍千村看治水”“随手拍”等活动,并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工作重点,选派政协委员对“五水共治”重点工程和70个市控排污口进行点对点常态化监督,促进了治水监督取得实效。一年来,市县两级政协共组织357支小分队,实地查看河流4485公里,乡镇(街道)182个,村(社区)2678个,发现并反馈问题1025个。
同时,扎实开展“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民主监督,组成4个监督小组,以省委省政府交办的380个问题点整改情况为重点,展开细致核查,形成调研报告,制作专题视频汇报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和有关部门的大力落实。在2015年底前,省委省政府交办的380个问题和市政协监督排查的95个新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围绕地方发展精准建言献策
一年来,市政协积极为全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谋良策、建诤言。开展了“推进金义电子商务新城建设”重点课题调研,提出了“保持发展定力、突出发展重点、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4个方面12项对策建议;开展了“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课题调研,积极探索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举措与方法,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注重顶层设计;协调一致行动,科学分类保护;突出要素保障,坚持保护可持续;积极推介宣传,合理开发利用”四个方面的建议;为顺应现代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新趋势、破解市区旅游发展之困局、培育金华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加快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建设”为课题,经深入论证和多方协商后形成建议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采纳。市政协还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徐霞客游线申遗和标志地认证行动,组织开展“穿越徐霞客到访金华379年”、“跟着徐霞客游金华”等系列活动。
2015年金华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提交的14篇大会发言中,有7篇事关民生改善,涉及大气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职业教育改革、食品安全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民生话题,为推动全市民生事业发展积极献智献策。市政协还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融入政协各项活动中,一年来共向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编报信息176篇,多篇信息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及有关部门的反馈。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组织举办委员脱产培训班、机关专题学习会等途径,市政协着力提高委员和机关干部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并开展政协委员退出机制建设情况调研,进一步优化委员队伍。同时,完善界别活动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协领导联系界别活动组、界别活动组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基层群众”的“三联系”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开展界别活动组活动的实施办法(试行)》、《金华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施办法(试行)》和《市政协办公室界别活动组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了界别活动开展的程序和要求。试行以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共300余人,界别活动频次明显提高。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