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汤媛媛 通讯员 袁斌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2015年,杭州市西湖区政协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组织动员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聚焦中心工作、聚焦改革发展、聚焦民本民生,为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各项事业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动融于中心工作彰显新作为
西湖区政协将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作为政协履职重点,通过调研视察、协商监督、大会发言和直接参与等,助力和推进中心工作。
一年来,区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专委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推进,组织开展重要专题协商活动13项、重大项目建设视察活动39次。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龙坞茶镇规划建设、教育基本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农村治污等,召开专题协商会,提出意见建议,许多建议被区政府在制订政策、规划和工作措施中予以吸纳。区政协还充分发挥界别的组织、智力和专业优势,18个界别委员活动组共开展46项具有界别特点的协商议题,就浙商回归、跨境电商、休闲旅游、美丽乡村、校园阳光食堂建设等议题,提出的93条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同。
区政协密切关注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努力将“党委交任务、政府出议题,政协做文章”的理念制度化,完成了龙坞茶镇规划建设、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务高效、完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建设、加强防违控违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6个年度重点课题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区政协报送的有关调研报告、信息专报十分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政协许多建议被吸纳体现在相关规划、政策和工作措施中。如区委交办的龙坞茶镇建设课题,区政协迅速组成专项课题调研组、制定调研方案,并邀请了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省发改研究院、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参与,报告出炉后,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履职为民打造精准服务新品牌
2015年,西湖区政协坚持把为民履职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推动力量下沉基层,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深入村社和企业,以“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手拉手、实打实”的服务,努力把政协为民惠民做实、做好、做出品牌。
区政协深化委员进村社开展“三全五员十服务”活动,全体委员分别与全区184个村社结对并领办服务项目451项。企业家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蒋村街道周家村、三墩镇陆板桥村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合作,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同时通过管理岗位实习、派出指导团队等以帮带教的形式,提升村级干部管理和经营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区政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为村道提升改造、爱心助学助残等为民惠民服务和民情民意收集反映、矛盾化解等工作,仅慈善捐助、扶贫帮困的资金就达70余万元。
区政协还围绕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民营医疗产业发展、众创空间发展、法治西湖建设、文体惠民工作等开展走访调研,汇聚智慧,为加快全区民生事业发展献计出力,并积极组织委员深入弥陀寺、白沙泉、五里塘、九莲庄等重点项目调研、视察,努力在引领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困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年来,区政协坚持将民意反映作为咨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委员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机制、建立社情民意直报点、开设互联网微民意、建强信息队伍、设立民情邮局等,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强化舆情汇集和民意表达功能,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全年共向省、市政协和区委区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5条,编报信息专报53期,相关信息多次得到省市区领导批示。加大对社情民意反映的跟踪督促力度,对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通过调研、视察、现场协商等形式进行再反映、再跟踪、再推进,力求民意反映有回音、有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政协民意反映的咨政价值。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