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徐建平 通讯员 甬堤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宁波已成功跻身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大市,在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具有重要地位、独特优势。宁波市政协全会提案建议,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积极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提案建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传统产业改革升级方面,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在发展新兴产业上,首先,要进一步聚焦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原则,放大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及新能源和信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高端要素资源向重点细分领域倾斜,科学编制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其次,要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规整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政产学研用的经费投入,推进种子基金、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科技投入方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积聚。再次,要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建议制订出台《宁波市新兴产业新产品推广目录》,支持本地新兴产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并定期对新产品推广目录进行更新完善。
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企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有序推进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联系起来。要制定出台智能工厂(车间)建设标准和认定办法,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机械制造、石化、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企业的广泛应用,形成柔性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实施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计划,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要建立工业大数据开放平台,加快引导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制造和精准营销。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发挥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试验等方面的积累优势,加快智能专用装备的成套整机、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功能部件及智能装备共性技术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要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与应用企业的系统配套,加快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链,筹建发展一批拥有比较优势的智能装备产业园。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组建“政产学研用”产业联盟,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品技术攻关。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要加快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改建或新组一批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主要使命、网络化运行的制造业创新平台。要以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关键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推行定制化生产新模式。要鼓励设计机构、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建立产业合作联盟,形成平台化协作关系,实现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当地生产的协同生产新模式。推动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要引导企业以价值链延伸与再造为重点,鼓励企业建立监测诊断、性能优化、维修与维护服务平台,向客户提供专业化远程状态管理和现场技术支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维修服务,提高服务性销售收入比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