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03月3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杨大圣 字号:[
大][
中][
小]
据联谊报 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建设也是政协委员极为关注的课题。嘉兴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调研发现,尽管智慧化交通建设已在有序运行,但和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存有距离,特别是近年来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主干路网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杨小牛分析认为,主要问题是智慧交通建设进度和效果不甚理想,以嘉兴为例,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面临信息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在项目边建设边摸索过程中,走了很多的弯路。项目建设重执法轻服务,虽然也开发了禾行通APP等服务平台,但总体民众对智慧交通服务感受不深。同时,重采集轻应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社会对交通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信息质量等与实际应用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重复建设并存。另外也有资源利用率不高、智慧交通建设迟缓、建设效果不理想的缘故。
“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智慧化,是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杨小牛建议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首先要选取合适路段建成智慧交通示范路,不断测试、总结和优化,努力使示范路成为智慧交通标杆路,从而推进智慧交通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同时,优化交通感知系统的建设。他认为,交通感知和信号控制是智慧交通非常重要的两大基础系统,是成功建设智慧交通的关键。现阶段嘉兴所选用的交通参数检测手段易受破坏,大部分红绿灯虽实现了智能改造,但信号控制模式适合于交通量相对规律的交叉口,对交通量不规律和突发事件应用效果较差。因此,必须开展区域协调感应控制的研究,实现基于实时流量的交通灯动态控制,使交通资源利用最大化、汽车排放污染最小化。
他还建议,加强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大力增加信息诱导屏的设置,整合路况信息、停车信息、道路指引等综合信息,结合APP等手段,提高交通信息服务的便捷和人性化。同时, 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