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多地出现占据厂房、土地,却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僵尸企业”。大量“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滋长不正之风,影响金融环境,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拦路虎”。
“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其复杂原因,处置自然也不会轻松。缙云县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积极运用大会发言形式建言献策。大家认为,处置“僵尸企业”不能畏首畏尾,要激浊扬清,去腐立新,直面问题,辩证施治,运用多种手段,剥离病变部位,为企业营运输入氧气,为经济增长增添新鲜血液。
委员们建议,解决“僵尸企业”,要上下联动,全面摸底本地欠薪、欠税、欠息、欠费“四欠”企业风险状况,形成风险企业分类名单。要建立有效机制,规范处置行为,防止企业以低价转让或换壳方式进行逃废债,从而给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要针对不同实际情况,梳理出各自的主要问题,抓住重点、分类化解,不搞“一刀切”,特别是不能搞简单的协调、扶持、捂盖子。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帮扶、市场引导的原则进行分类处置,按照“化不良、保稳定、促发展”的思路,将企业转型与引导地方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防止风险蔓延,优胜劣汰,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地方社会稳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