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日前,中共温州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补短板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充分吸收了市政协关于补短板的理念、思路、具体意见和建议,完善了重点补齐当前城市转型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关键少数”九大短板。
在市委全会之前,市政协各参加单位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围绕补短板主题展开调研,并召开重大决策专题协商会,围绕市委关于补短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展专题协商,16位委员就补齐5大发展短板、2大民生短板、2大制度供给短板畅所欲言,踊跃献策。
“工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端人才!”为了提升工匠在补人才短板中的分量,黄发静委员两度举起事先准备好的打火机说,在日本、韩国,电子打火机的点火寿命可达4万次以上,而国内(温州)目前只能做到1.2万次,“这说明传统产业也有高技术含量,不能忽视传统产业,更不能忽视工匠人才!”
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始终牵动着委员们的心,徐锦栋委员认为,温州交通发展整体落后已严重制约经济转型。他建议,应将补齐综合交通发展短板提升到突出位置,加大投入,优化结构,强化要素保障,综合施策,大力完善通道骨架,强化枢纽,充实网络,以信息化智能化促进交通运输现代化。
中心城区首位度是市委首度提上日程的关键少数短板,指中心城区在市域范围中辐射带动其他城镇群的能力。叶育登委员建议,除了在产业能级上狠下功夫外,还应强化城区共同体,推动区域一体化,打破各自为段、各自为政、各自为块的限制,实现同城同待遇,整体谋划,提升格局与首位度各项指标。
针对科技创新短板,胡扬五委员建议,应建立起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多学科协作、高水平研究的协调机制,重点培育中试(将小试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的关键环节)生产科研基地,并为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和高精尖项目提供平台支持。
在基层社会治理短板中,丁丽燕委员分析,社区建设的停滞直接降低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流动人口未能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出现许多治理的空白点,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在市级层面出台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给各县(市、区)以方向性的引导。
协商会上,委员们还就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改革落地等纷纷发表真知灼见,在实施意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