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政协:专题协商美丽乡村建设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衢州政协:专题协商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郑锐 通讯员 徐路楣   字号:[][][]

据联谊报    随着高铁时代、休闲时代的全面到来,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如何推进“一城旅游”和“休闲养生游”等深度旅游?今年,衢州市政协将此列为重点协商课题,成立课题组,围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盆景变风景”这一主题,形成14篇系列调研报告。

61415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就此课题进行专题协商讨论。“要注重连线成片,积极向星级景区串、沿路网水系串、打造品牌串,进一步串联盆景。要有效整合力量,通过统筹资金项目,系统融合推进,倡导投资多元化,调动主体积极性,进一步营造风景。”市政协主席俞流传说。

衢州山水休闲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有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型盆景,如衢江区莲花镇省级现代农业园等;古村古镇型盆景,如江山廿八都古镇等;民俗风情型盆景,如龙游天池村等。但与婺源、安吉等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盆景还不够靓、不够多,乡野韵味不够浓,节点景观不够靓,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彰显不够,民宿业发展后劲不足。

为此,课题组提出,在盆景打造时,要把生态理念贯穿始终,以市域多规合一为契机,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思路,做深做透浙西乡野韵味,最大限度留住乡俗、乡味、乡愁;要围绕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原则,挖掘好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文化名人、民间故事等文化背景,并以此为底本,融合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业态,促进保护与利用协同共进。

普遍规模不大、集中度不高、文化味不浓,很难形成知名度、好口碑。虽然党委政府推动力度较大,但乡镇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农村建房的无序现象还时有出现。课题组认为,盆景要精致,必须加强农村建房的管控。主要是加大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强化建房依规意识,出台引导适度集中居住的配套政策,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让农民愿意来、住得下、过得好;强化政策驱动,加快出台民宿建设管理标准等配套政策,探索设立“民宿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地区性民宿行业协会,引导民宿业规范发展;强化精准营销,策划区域性的民宿公用品牌,利用“互联网+”实现要素集聚,加强与专业旅行社合作,拓展客源,打响品牌。

路网、水系是地区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文化载体,是营造生态绿色景观的重要区域。课题组认为,路网、水系作为旅游的大动脉,是连接盆景、打造风景的最佳轴线。

“要通过道路、河流的连接及延伸作用,将散落在各处的盆景造靓、关节疏通,而后集聚起来,形成风景。同时,按照道路、水系的黄金节点和精品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打造骑行慢道、亲水绿道、休闲绿道等,通过治水造景、整治提升,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水岸、道路风景带,并借路网、水系的毛细血管功能,向周边的区域、镇域延伸,从而实现盆景串珠成线、连景成片、扩片成面。”市政协常委、课题组成员祝云土说。

围绕这一议题,与会的市政协常委还建议,在推进乡村道路节点景观设计时,要确保选址的合理性、交通的安全性和地域的特色性。要借力“五水共治”,抓好治水造景,把“垃圾河”、“黑臭河”治成景观河,结合绿岛、绿道等使亲水空间多样化,打造人水和谐的靓丽生态水岸线。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