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针对当前舟山市渔农村文化礼堂的运行情况,市政协委员、嵊泗县政协主席周振海深入调研后,提案提出了对策。
“社区(村)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管理和使用的主体,其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周振海调研中发现,一些社区连文化礼堂的基本要义还未真正领悟,把文化礼堂只是当作开展活动尤其是大型文化活动的场所,没有把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形势政策宣传等活动纳入到文化礼堂的日常活动中,致使一些礼堂配合了领导视察调研的需求,硬件配套很好,但社会效果不佳。
文化礼堂运行与管理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周振海说,从调研的情况看,有专职管理人员的,活动相对正常,老年人管理的以棋牌为主,兼职管理的以完成上级布置任务为主。“把文化礼堂管理好运行好、把活动策划好组织好、把制度落实好的措施还不多,很多活动停留在面上。”
“群众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的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还未真正调动。”周振海发现,群众参与的弱,观看评价的多,接地气的活动内容还不夯实。在礼堂活动中,地域文化、渔俗文化研究的团队还比较缺乏。领导讲任务、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典型讲经验、群众讲感受的载体还是停留在思路上,没有真正落地。
“直接运行经费难以保障。”周振海说,首先,管理员工资紧缺。各乡镇、社区(村)都提出为保证文化礼堂常态化运行,必须要设一个专职(或主职)岗位人员,而乡镇及社区(村)财力薄弱的现实限制,无法满足管理员固定且长期的工资或补助支出。其次,活动经费紧缺。开展常态化的活动才能保证文化礼堂“活”起来,而现在各乡镇或社区基本上都存在“看菜吃饭”的心理,因经费安排紧缺,阻碍了文化礼堂活动的有序开展。维护经费紧缺,室外礼堂和展示展览墙因常年受海风或夏季台风影响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保证其实用性及美观度,需要后期对设施的持续维护,而相应的维护资金匮乏,使修缮工作不能启动。
如何解决渔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的“四难”?周振海提案建议,要增强礼堂运行合力,推陈出新有举措。除了宣传文化部门做好规划、策划、考评,乡镇做好组织领导与督促,社区(村)实施主体运行管理等工作外,还要形成社会方方面面更多的合力,把宣传文化资源向渔农村文化礼堂倾斜。县里更要有明确的指标对相关部门落实“文化下乡”的责任要求,每年到每个礼堂要开展不少于2次的走访宣讲,或联谊服务活动,以点带面使文化礼堂活动更有内涵。各乡镇、社区之间要签订联盟合作协议的举措,积极创造条件让文化礼堂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走出去”“引进来”。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探索城市社区与渔农村文化礼堂结对模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结对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演出、培训辅导、展陈展览等走亲交流活动,带动文化礼堂创新的原动力。
从文化礼堂运行情况看,选择礼堂管理者极为重要,一个有责任心热衷于文化事业、用心服务社区和百姓的管理人员,是抓好文化礼堂工作、丰富活动内容的关键。提案建议,要充分挖掘“草根”人才,有条件的乡镇要充分运用原文化干部(乡镇文化站)的一技之长,动员他们参与到文化礼堂管理中来。根据各礼堂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理事会制度、文艺团队承接制度、先进礼堂托管制度等等,明确礼堂开展活动的定量措施,制定考核办法,达到全市礼堂开展活动内容的差异性,各有各的管理模式,各有各的活动亮点。定期组织开展管理员例会制度,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把好的内容串联起来,打造文化“大餐”,丰富礼堂文化。
社区文化礼堂的生命力在于社区群众的互动和参与。提案建议,要切实研究和挖掘当地文化,培育和聘任“草根”人才,编制渔俗文化进入文化礼堂。针对不同的群众需求,经常性开展渔俗文化活动,尝试金婚、祝寿、红白喜事等,丰富礼堂内容,激发群众参与。
提案还建议,要研究资金保障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财政要有每年的预算安排,合理安排每个文化礼堂的开门经费。同时,要尽快研究出台舟山市渔农村文化礼堂等级考核奖励办法,根据文化礼堂阵地作用的发挥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落实文化礼堂每月一次大活动、半月一次特色性活动、每周末有村民小聚会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明确细化内容,以及村民满意度测评情况等来确定等级奖励,落实新一轮“以奖代补”机制政策,用于各乡镇文化礼堂的管理人员、活动开展、设施维护等方面支出的补助,保障礼堂长期规范的管理与运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