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开化,位于钱塘江源头,户籍人口35万。长期以来都说开化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一核心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的开化,不仅高素质人才相当匮乏,从事域内生产、服务的劳动力也相当缺乏。据了解,有10万老乡常年在外打拼。随着“开化是个好地方”氛围的逐渐浓厚,好地方造就的发展好机遇已渐形成。谁来参与?谁来投资?不容置疑的答案是——在外创业有成的老乡业主,和有一技之长的开化老乡。
为此,开化县政协将“引导在外老乡回归创业就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为今年常委会重点协商议题,通过内外创业就业比较查找差距,寻找针对性办法,感召更多在外创业就业的老乡回归参与家乡建设。
该课题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分成6个小组深入县内外开展调研。县内选取工业、建筑业等六大行业开展调研,共走访企业79家,召开座谈会20次,并发放《县内务工人员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县外选取金华、宁波、温州等6个省内在外老乡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调研,共走访企业30家,召开座谈会30次,300余人参加,并完成《外出务工人员调查表》和《开商回乡投资意愿调查表》统计。
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在外老乡规模、分布、年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县内外老乡就业、待遇等方面情况,以及在外老乡的心声。在外老乡业主反映,外面赚钱的机会多,经营环境好,但是他们也表示有意愿回乡参与建设。
根据调研情况,课题组认为要想老乡回归,首先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能级,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把开化好地方建设得更美、更宜居、更宜创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回归统一认识。当下开化缺的是有效投入,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投入。要抱定“空间换时间、资源换投资”的决心,吸引开商回归,放手、放心让开商畅想,助开商投资。认真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为回归创造条件。从注重产业空间平台拓展,转向提升产业空间平台与建设一批标准厂房“筑巢引凤”相结合,使更多的创业者获得便利的生产条件,更快地形成投资回报,尽力改善职工就业条件,为回归激发人气。更重视园区的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更重视减轻职工住房这个重头生活成本,更重视职工安全感的打造,更重视职工权益的维护。要努力满足在开创业就业人员子女的就学需求,高度重视外来人员创业就业激励,为回归营造氛围。开展“外来人员开化贡献奖”评选活动,对获奖者给予足够关怀,激励他们热爱开化、安心开化,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创新工作方法,为回归加强服务。整合部门、乡镇、村居信息资源,建立在外创业开商数据库和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增进乡情交流。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回归开商企业,要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实施精准服务,使之早日实现投资回报。恢复评选“在外开商创业明星”,给予适当奖励,增强归属感,助力开商回归。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