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政协:工商联界提案献策商会人民调解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宁海政协:工商联界提案献策商会人民调解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晓啸 戴靖峰   字号:[][][]

据联谊报    商会人民调解是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的一项探索性、开创性工作,宁海县作为宁波市首批成立的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试点,充分发挥商会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县政协工商联界提案建议,商会人民调解要从制度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注重从服务双方出发,突出服务企业发展这个根,保障会员权益这个本。

提案建议,注重源头治理,创新商会人民调解新方法新机制。健全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体制,建立企业一旦失信处处受限机制,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用工,提高企业用工规范程度;严格劳动合同管理,开展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行动,重点解决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问题;依托镇乡(街道)平台,加强与企业调解、仲裁调解对接,推进建议调解、委托调解等先行调解,建立案件分级制度,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

提案建议,强化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县司法局和工商联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化解商会纠纷指导协调、联动协作、专业咨询等工作机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相关规定,指导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学习、例会、培训、统计、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依法开展调解;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和要求,切实加强商会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由法律、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处置、保险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调解人才“专家库”,逐步实现因案施调,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质量;积极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等平台资源,将涉及商会的纠纷纳入法律服务和诉调衔接等“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等职能优势,不断提高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跨区域、跨行业的商事纠纷不断出现,这就迫切要求调解工作打破以往单一的调解格局,走出一条突破工作性质、地域范围等限制,实行联合大调解的新路子。提案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在工会、工商联、司法等相关部门和企业中建立联动机制,帮助解决民商事疑难问题;借助商会的平台优势,与县法院立案庭、人社局的仲裁院等进行有效对接,建立联合调解制度。

提案还建议,要加强商会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保障。司法行政部门要将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延伸至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实现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信息化运行,并以信息化促进工作的规范化。政府、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引导扶持和关心培育,为商会依法开展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