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政协:专题调研城区养老服务业发展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松阳政协:专题调研城区养老服务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陈智俊   字号:[][][]

据联谊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县1989年老年人口占比就达11.2%,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15年更是达到了17.9%,已高出全国近2个百分点;全县高龄、失能、空巢等老年人已占老年人数49.59%,城区比例达35.9%。”松阳县政协委员在调研后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围绕百姓普遍关心的养老问题,松阳县政协把“城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确定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专题调研组,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发展保障3方面开展调研。通过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一个总报告和三个子报告,《关于加快推进我县城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县政府供决策参考。

据了解,2012年到2015年间,松阳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15份文件,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委员们认为,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政策仅仅写在纸上,政府部门要从顶层设计、政策指导、财政支持、监督管理、典型推广、辅导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通过委托经营、战略性合作、服务外包等方式,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的运行模式。

“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希望提供的养老服务中,医疗护理占50.8%,上门服务占29%,日间照料占16%,心理慰藉占14%;养老方式上,6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2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县政协常委吴苏君认为,要建立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重点发展集医疗康复、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养老机构和医养融合、地产养老、文化养老等多形式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多层次养老需求。

松阳城区养老服务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理念、政策、体制、机制以及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通道不畅、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养老专业管理服务人员缺乏。对此,委员们建议,出台扶持民办养老产业的具体办法,抓好数字化养老服务信息体系、示范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突出多元化养老服务主体培育,建立专业人员为骨干、服务从业人员为主体、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队伍。

“老有所养是关系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政协责无旁贷!”县政协主席翁樟明在调研时表示,要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搭建政协与群众的桥梁,实实在在解决一些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事。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