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政协:持续三年助推“五水共治”纪事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桐乡政协:持续三年助推“五水共治”纪事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8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沈国平   字号:[][][]

据联谊报    今年9月监测的125个点位,Ⅲ类占61.79%,Ⅳ类占30.89%,全面消灭“三河”,在全省跨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五水共治”使桐乡市水环境持续改善,这离不开市政协三年来“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的有力助推。

市政协把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督网络作为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的重要抓手。2014年利用原有市、镇(街、开发区)政协组织形式,就联系的镇街和镇(街、开发区)联络处(组)分别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2015年成立由主席、副主席牵头的6个民主监督小组,各专委会、联络处(组)、民主党派、界别纳入监督体系之中;2016年组成20个民主监督小组,分别由副主席、秘书长、联络处(组)负责人任组长,从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向全域性拓展,实现了民主监督全覆盖、无盲区。各镇(街、开发区)联络处(组)不断进行民主监督机制的探索实践,乌镇、濮院、屠甸等镇和街道联络处(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委员民主监督微信群;梧桐街道联络处组织政协委员分片包河,周查月报,急事即报;崇福镇联络处建立政协委员河长制,推进督治并举。

三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寓民主监督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努力实现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合拍合力。根据省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的要求,围绕市委“五水共治”实施意见和《桐乡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广泛调研,充分了解桐乡水域环境现状及治水的重点、难点,建立和完善与市治水办信息交流机制、监督小组信息报告机制和主席会议研究分析机制,确保民主监督既聚焦党委政府治水重点,又体现政协特色,既抓住治水的普遍性问题,又有所侧重。2014年重点监督“三河”治理、截污纳管、岸边绿化、河长制制定与落实等,2015年重点聚焦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落实、防“三河”反弹等,2016年重点围绕清淤长效机制建设、水质与水景提升、畜禽养殖整治深入推进等,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确保治水成果长效持久。

三年来,市政协围绕“五水共治”召开主席专题协商会5次,委员约谈会2次,基层民主协商2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3篇,提交涉水提案60多件,反映治水相关的社情民意26条,参与“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865人次,检查河道682条次,农村599个次,企业1014个次,行程5983公里,发现问题560个,提出建议580条……一个个数字背后,凝聚着桐乡政协人爱水护水的履职情怀,展现了桐乡政协人助推水环境持续改善的不懈追求,做到问题不彻底整改不罢手、不收兵。2014年省政协监督组指出屠甸万鑫牧场污染河水的问题后,市政协迅速行动,多次督查整改落实,直到猪棚全部拆除、土地复耕复绿。今年3月发现高桥镇榨菜皮填埋场臭气熏天,影响群众生活,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副主席李云飞牵头开展蹲点调研,走访蔬菜企业12家,实地监督视察6次,座谈商讨5次,推动榨菜皮填埋场的关闭和榨菜皮处理方法的提升。

政协的实力在委员,潜力也在委员。市政协开展“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紧紧依靠委员,努力激发委员履职激情。每年召开“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动员会,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参与“五水共治”倡议书,倡议全市三级政协委员争当“五大员”,既当监督员,又当示范员,在参与民主监督的同时,身体力行,献智出资尽力,为“五水共治”捐款1640万元。27名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担任市、镇、村级河道“河长”,查看水环境现状、协调指导整治工作、监督治理进度,涌现了“最美河长”曾正君等政协委员“河长”。同时,市政协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与专业优势,提交涉水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提出的建立治水考核补偿机制、开展豆制品小作坊专项治理、加强蔬菜业整治提升等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视和采纳,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市政协还组织市政协书画院等,创作“五水共治”文艺作品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提升环保意识,自觉参与“五水共治”,为推进全民治水发挥政协作用。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