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杭州市滨江区政协日前以常委会议的形式,与区政府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预测进行专题协商。
今年初,滨江区政协将“杭州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预测”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成立课题组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收集材料。
协商会上,课题组进行了专题发言,与会政协委员围绕生命健康、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光伏太阳能、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领域交流看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委员们认为,杭州高新区(滨江)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建区以来,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和使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和积累,杭州高新区已形成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和特色的新兴产业格局。网络信息产业成为高新区支柱产业,围绕网络基础产业、物联网、互联网三大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高新区(滨江)支撑城市经济的新生优势产业群体不够明显、新兴产业发现和培育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发展规划系统性不够、产业国际化不够足不够好、人才政策还缺乏全方位储备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对高新区(滨江)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预测的研究,努力寻求新突破。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把握好高新区(滨江)现有产业集群基础条件、创新实力、市场前景,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布局,抢抓两区叠加、“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机遇,把握前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的产业变革新趋势,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委员们建议,着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把创新型企业作为持续关注支持的最重要对象,高度关注创新型领军企业裂变式发展,支持其内部创业和引进新项目;进一步落实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举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高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配置体系,落实国家和地方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区政府、区政协协商认为,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开启了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新征程,高新区(滨江)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亮出“国际滨”品牌,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一号工程”,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区委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现高新区(滨江)更快更好更强发展的目标任务,要紧紧抓住G20峰会契机,精准聚焦与国际先进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产业领域,做大做强一批引领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和领军企业,加快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新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