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近年来,丽水市政协不断创新和丰富委员履职工作的新举措、新形式、新经验,极大地提升了委员履职的整体效能。
练足内功让委员履职能力“强”起来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让委员会说话、善写作、能干事,市政协注重修身练功,切实增强委员履职自信。
注重培训“充电”。对新任委员集中培训,重点学习人民政协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履职的方式方法,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帮助新委员尽快进入角色;对优秀骨干委员重点培训,委托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邀请全国政协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为委员授课辅导,近年受训骨干委员80多人;对全体委员轮流培训,每年2期,每期一周,以集中授课的形式组织轮训班,目前全体委员轮训一次以上。同时,本届政协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26次、主席读书会5次、常委会专题学习会12次、机关专题学习会56次,举办理论研讨会和征文,不断坚定委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强化调研“补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提高委员调查研究能力,市政协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坚决反对“大呼隆”的组织方式,要求委员和领导干部学会“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善于交朋友、拉家常。确定今年为“调查研究能力建设年”,以“大家学、大家谈、大家写”为抓手,组织委员赴江西、福建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当年《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才溪调查》的调研艺术,增强自身调研水平。同时,在浙江农林大学举办调查研究能力培训班,召开以“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为主题的全市政协主席读书会,着力提升委员调查研究的能力。
拓宽渠道“知情”。知情明政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为让委员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全局性情况,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市政协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委员知情明政。通过专委会会议、情况通报会、调研视察、委员小组活动等,及时传达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帮助委员知晓“上情”;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了解社情民意,促使委员熟悉“下情”;邀请市委书记、市长和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部门工作情况,帮助委员掌握“内情”;组织委员赴外地政协学习先进经验,帮助委员了解“外情”,从而使委员能更好地履职尽责。
围绕中心让委员履职成效“实”起来
“决不让委员履职悬在半空、挂在空挡。”市政协做实委员履职工作,用行动担当为发展尽责,在丽水“双示范区”建设中写下了政协篇章、留下了委员印迹。
服务大局促发展。市政协围绕中心、重点工作,着眼拓展委员履职载体。如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举行“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等专题协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开展“创建国家公园”主席会议视察、“瓯江生态景区创5A”等界别委员联合视察;围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召开“明确开发区产业选择方向”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四年多来,委员参与履职活动2万余人次,开展重点调研视察课题93个,举办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350多场,组织重大民主监督活动13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委员履职成果作出批示700多条,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
履职尽责惠民生。思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市政协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现代化”“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老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破解市区停车难”“养老机构建设”……一系列着眼于“六大民生幸福工程”和“市政府为民十件实事”的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和协商议政等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
同时,结合委员自身特点,先后33次组织专家委员,分别到9个县(市、区)28个乡镇,开展送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法律等活动,举办《从高考改革谈初中教育教学走向》等40多堂讲座,为2000多名农村患者诊断治病,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务实高效求创新。改变大会发言是市政协工作的创新经验。从2015年开始把大会发言安排在开幕会上进行,使四套班子和部门领导都能听到界别委员的心声。两年来,党政领导批示率达到80%以上,是以前的3倍多。“升级”提案是市政协工作的又一特色,实行党政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创新开展集中协商、现场协商,每年选择6家单位开展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和“回头看”,2051件提案办结率100%,满意度有效提升。“转化”成果是市政协工作的一项有效实践。凡有党政领导批示的政协建议,一律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督查内容。例如2015年《关于开展十佳评选》的大会发言,被列入重点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评选活动成效叠加。
完善机制让委员履职热情“燃”起来
围绕如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市政协创新委员履职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委员管理服务的新方法、新举措。
强化联络勤沟通。制定落实市政协领导和专委会联系委员小组制度、市政协领导联系委员制度和委员约谈制度,定期走访县(市、区)政协、委员及其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帮助困难委员,约谈履职排名靠后的委员。搭建组织平台、活动平台和联谊平台,如政协之友社、企业家之友社、摄影之友社、诗书画社等组织平台,民祭轩辕黄帝大典等活动平台,港澳台侨委员座谈会、“瓯江月·丽水情”三胞茶话会等联谊平台,增进了解,增强归属感。创建委员QQ群、微信群,建立微信公众号,主动推送政协信息,加强市政协机关与委员的互动联系。
强化约束促规范。制度建设,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制定落实《丽水市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丽水市政协委员履职综合评价办法》《丽水市政协委员年度述职办法》《先进委员小组、优秀委员评选办法》等制度,使委员工作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和规范。开发运行委员管理服务系统,运用电子化手段加强委员管理,建立委员个人信息数据库和履职情况数据库,对委员履职活动用数字和表格进行量化和排名,用“成绩单”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委员个人和所在单位,让委员们自己衡量和比较,找差距、增动力,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奖惩增活力。当一名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市政协根据委员履职考评和先进委员小组、优秀委员评选结果,刚柔相济、奖惩并施。对履职不称职、履职分数低的委员进行劝退;对违法犯罪的委员撤销委员资格;对分数排名靠后的委员进行走访约谈,予以提醒;对先进优秀委员,在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彰,并通过政协委员履职为民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各新闻媒体、丽水政协网站、杂志上开设委员风采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委员的先进事迹,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