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日前,绍兴市上虞区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构筑现代教育新高地”课题。
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公平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政协委员经建美在今年初召开的全会上作了《实施智慧教育计划,构筑现代教育新高地》的发言,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教育由“数字化”向“智慧型”升级的建议。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1月,《上虞区智慧教育五年规划(2016~2020)》发布,全面启动智慧教育。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该区将以“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为目标,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工程,常委会议前,区政协副主席赵畅带领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上虞区教育事业围绕“优质、均衡、和谐”主题,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学校教学的网络环境大幅改善,数字校园的示范建设不断扩大,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较有起色,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的现代化。”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智慧教育建设刚刚起步,人们对智慧教育的理解还处在表层,没有充分认识到智慧教育对教育现代化的革命性影响,对智慧教育建设的点赞率、支持率、知晓率均不高,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智慧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教师的教学、管理行为依然较传统。
课题组认为,智慧教育需要突破传统信息教育弊端。当前各种合作与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网络学校、网络课堂的运营还没有政策引导,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缺乏政策保障,相关管理机制体制、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稳定、安全、绿色、文明教育专用网络有待建立。
委员们认为,智慧教育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是突破教育信息化建设瓶颈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学习,注重宣教,充分认清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与会委员认为,智慧教育建设必须体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当前择校热、家教热等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兼顾整合与开放,让智慧教育充满凝聚力,富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突破固有的机制体制,走市场化、公司化之路。
智慧教育建设不仅是教育系统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也对政府的整体统筹和专业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委员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开放合作、共赢互惠为原则,吸引各种方式的多元投资,形成多渠道、多样式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细化推进计划,确保有责任部门抓推进、有专门人员抓落实、有严格标准保质量、有各方资源作保障,按照项目推进的路线图、时间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承担起智慧教育的研究、推进、监管、协调职责;加快重点学校、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按照《规划》,强化考核,稳步有序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系统与教育系统两套话语体系的统一,要搭建一个融合的平台与机制,通过“互联网 + 教育”协同创新,打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