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政协报 “主城区学期教育布局不够合理这个问题,市政协多次关注并建议,随着二孩政策的执行,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逐步解决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日前,一场以常委会形式的专项评议会在浙江省建德市政协召开。以“民生保障工作”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涉及了教育、民政、交通、卫计局等4个部门。会上,评议小组精准发力,助力建德民生保障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许多共识就此形成。
“民生保障工作必须贴近地方实际,特别要贴近老百姓的需求实际,要多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大好事,而不能做‘雨后送伞’的尴尬事。今天的常委会评议,并不代表评议工作的结束。”建德市政协主席吴铁民说。
始终坚持在服务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提高的指导思想,建德市政协摸索出了一条“互动协作、以评促改、合力促效”的评促并举监督途径。民主评议监督工作做得深、做得实,获得浙江省政协主席乔传秀的高度评价。
■碧水清溪的政协推手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从环境上抓治水,从产业上抓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更离不开良好的水环境。
2014年初的浙江省建德市委务虚会上,建德市政协党组围绕“加快推进全域生态化发展”进行建言,就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加快城乡治污步伐、优化生态建设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在随后召开的政协全会上,建德市政协再次提出《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全域生态化建设》大会建议案,发出《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美好家园》倡议。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建德市政协一系列活动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常委会助力“五水共治”这一履职主线,营造了浓厚的履职氛围,为开展“五水共治”民主评议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动对接五水共治办等相关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年度“五水共治”工作思路、安排。确定市农办、住建局、环保局、农业局、卫计局等6个主要牵头责任单位作为评议对象。评议包括“五水共治”重大规划编制执行、项目实施与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意见建议采纳落实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五水共治”中的依法行政行为等6个方面工作,市政协的专项民主评议轰轰烈烈展开。
在坚持部门自查自纠与评议监督小组服务助推、监督调查相结合的同时,引入民主测评工作机制,搭建评价部门工作、反映群众意愿诉求的平台。评议方案确定后,建德市政协召开了“五水共治”民主评议监督工作动员部署会,邀请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到会指导。
会后,各评议监督小组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对接评议部门,深入交换民主评议目的意义和工作思路,进一步消除评议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顾虑,统一思想认识,达成协作共识。为准确掌握情况,市政协联合市五水共治办组织委员就“五水共治”推进情况进行每周视察,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整改。
2016年11月11日,在建德政协组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暨“五水共治”专项民主评议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列席会议,来自政协乡镇(街道)工委的委员代表进行发言,与评议部门交换意见。市政协常委会根据审议通过的《现场测评办法》,对市农办等6个部门“五水共治”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宣布民主测评总体评价结果。6份《民主监督建议书》,23个方面的意见建议,把现场测评统计表格作为附件,一并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街道)。
为全面掌握民主评议建议采纳落实情况,市政协认真指导各评议监督小组开展跟踪监督、监督调查等履职活动,部署跨年度评议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2015年7月,建德市政协组织召开主席会议,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评议建议落实咨询监督,专题听取各评议部门关于民主评议采纳落实情况的介绍,再次形成《民主监督建议书》,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就进一步加强治水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治水项目建管水平,巩固并深化“五水共治”整治成果提出跟踪监督意见建议。
以常委会形式组织“五水共治”专项民主评议监督成为十三届建德市政协以来,监督主题最突出、组织化程度最高、委员参与人数最多、领导力量最集中、监督时间跨度最长,也是成果运用层次最高的一次集体性监督,充分发挥了政协民主监督独特作用,为建德捧得“大禹鼎”,荣获首届“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荣誉称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浙江省、杭州市政协领导到建德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建德市政协开展这项民主评议监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浙江“五水共治”活动开展以来,建德的山更青了,水更净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
■从“亮点纷呈”到亮出品牌
民主监督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逐步发展到专题性、多层次、全方位监督的过程,是基层政协履职创新的一个缩影,也具有建德市政协鲜明的特征。
2010年,建德市政协以提高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为抓手,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统一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的工作意见》两个文件,明确了监督主体(委员)的选派、监督对象的确定和监督意见运用形式等内容。民主监督的主动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2013年,建德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后,建德市政协着重围绕加强监督成果运用这一重点,创新开展专项评议监督。坚持上下联动、互动协作、合力促效履职理念,逐步确立了以常委会专项民主评议为统领,多层次联合联动,协商与测评相结合的民主监督新思路,充分调动了委员履职激情,监督建议质量明显提高,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仅有力地助推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也推动了政协民主监督的新发展。
2014年在开展对“五水共治”的民主评议中,注重与评议部门的联合联动,围绕项目推进与整治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开展联合视察、专项督查、提案办理协商等多形式治水履职活动,合力助推部门工作。各评议监督小组先后联合评议部门围绕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工程、农民安全饮水工程、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城镇污水设施建设等开展专项督查30余次,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强施工力量组织,监理单位监理责任落实,助推项目工程按计划、高质量建成使用。
2015年在开展对工业扶持政策的民主评议中,评议小组实地走访了20多家企业,与100多位企业负责人、市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座谈。形成多份建议,促进建德工业经济又好又稳发展。
2016年,建德市政协坚持把党委政府年度性、阶段性工作部署和行动计划作为民主评议的切入点,结合委员提案、社情民意等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民生保障主题,助力民生事业发展。参与委员达180名。
在以常委会形式组织“五水共治”“工业扶持政策”“民生保障”专项民主评议监督中,建德民主监督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强,评议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促使参加评议各方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坦诚相见的心态、规范有序地参与到民主评议工作中。在对15个部门单位开展专项评议监督。政协力量为部门推进中心工
作鼓了劲、提了速,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中心凝心聚力
对叶强委员来讲,尽管两年过去了,2014年关于“五水共治”的民主评议对他来说印象还是很深刻。而关于“民生保障工作”的民主评议活动更让他觉得暖心。这一届政协,以常委会形式开展民主评议尽管才进行了三次,但每次都与百姓的生活很近。2017年民主评议工作方向也已确定。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年内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和目标要求,以常委会专项民主评议为统领,对“一加强三整治”(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行动开展评议监督。同时,根据建德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内容,以主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系列监督,引导委组开展专项视察、专题议政等履职活动,助推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中心工作。
“市政协认真贯彻市委‘六个领衔’工作机制,市政协领导主动承担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难题破解等领衔工作。整合监督调查小组和政协机关工作力量,深入一线抓调研、协调、督查,有力推动难题破解。以‘联合督查’为抓手,合力助推项目建设。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联合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强施工力量组织,监理单位监理责任落实,助推项目工程按计划、高质量建成使用。以‘服务项目’为抓手,合力助推项目无障碍施工。开展联系服务项目建设履职活动,发挥政协组织及委员位置超脱、社会影响力大的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政策处理、征地拆迁等工作,助推工程项目建设。以‘机制落实’为抓手,合力促进规划方案落实。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既定工作目标要求,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咨询监督等履职活动,及时反馈部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不足,分析问题成因,协商提出改进工作的办法举措,跟踪督促问题整改和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助力党政目标实现。以‘服务宗旨’为抓手,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导向,紧扣监督主题,全力助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民生福祉改善,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专项咨询’为抓手,推动监督建议有效落实。注重监督建议落实情况跟踪监督,以‘回头看’等形式,组织开展专项咨询活动,掌握监督建议采纳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建议。”市政协秘书长蒋华介绍说。
随着政协专项民主评议工作的深入开展,民主监督服务助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各评议单位对政协民主监督性质、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借助“政协力量”推动工作开展成为评议部门共同认识。部门与评议监督小组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政协委员怕越位、怕添乱的顾虑少了,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连续三年的专项民主评议履职活动中,各专委会充分发挥政协履职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严格按照评议方案明确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会同评议监督小组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变外行为内行,帮助评议部门总结工作成绩经验,挖掘工作特色亮点,反映部门工作困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且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专项民主评议有效地整合了民主监督员监督和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履职形式,产生了1+1>2效果。选派政协委员组成评议监督小组,委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评议监督小组作用的发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