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杭州市滨江区政协成立于2014年2月。几年来,该区政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打实基础、完善服务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界别(委组)特色作用、专委会职能作用和机关服务保障作用,不断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该区政协注重与委员沟通联络,建立政协领导走访联系委员制度,确保届期内主席、副主席走访到每一位委员,了解情况、倾听意见、增进感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注重深化委员学习培训,通过每年组织培训班、读书会、专题辅导,赠阅《人民政协报》《联谊报》等,不断加强委员能力建设,增强委员主体意识和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注重搭建委员活动载体,通过开展“服务G20、委员作贡献”“发挥委员优势,助推‘五水共治’”“三访六送”“找短板、找对策、促发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委员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注重委员履职考核,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开展年度“优秀委员、优秀提案、优秀信息员”等先进评比活动,不断激发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根据滨江区工作实际,区政协设置15个界别,并按照“区域就近、便于活动”的原则设立了6个委员活动小组,将全体区政协委员编入相应小组,形成了以“界别+委组”为基本单元开展委员活动的新模式,为委员履职搭建了新平台。制订下发《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和界别小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界别(委组)的职责;健全召集人制度,定期开展履职活动;精心策划界别活动周,确保界别(委组)活动经常、规范、有效。三年来,各界别(委组)单独或联组开展视察、调研活动106次,参加委员2120人次,切实丰富了政协的履职形式,扩大了政协组织的影响,提升了政协委员的形象。
在滨江区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区政协内设机构配置为一办三委,每个专委会都配备了专职主任和联系工作人员,并各配备了2名兼职副主任和10名兼职委员,为专委会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支持各专委会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组织相关委员广泛开展课题调研、专题视察、对口联系、对口协商等履职活动,切实增强专委会开展工作的针对性。
三年来,区政协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23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不断创新政协信息宣传工作的渠道和载体,营造政协工作良好舆论氛围,并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机关整体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保障能力,努力建设参谋有为、协调有方、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的政协机关,提升履职成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