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每年6月他们都会来,每年我都会去,这是我们的约会!”说起县政协“六下乡”活动,安吉县递铺街道安城村的林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安吉县政协自2012年起将每年6月固定为政协委员“六下乡”活动月,开展政协委员“走进美丽乡村·真情服务群众”系列活动,为基层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送教育、送法律、送体育。五年来,他们将舞台搭在村落村头,送欢乐、送文化;技术教在田间地头,送技能、送“财”路;义诊走进山林深处,送医药、送医术……如今,“六下乡”播撒的种子遍地开花,安吉县的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换新颜,一波又一波惠民生的热潮,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内涵。
“组团式”帮扶 队伍越来越大
“组队下乡,合力帮扶,有劲头!”这是县政协委员、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胡可易在下乡启动仪式上说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现在参与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服务的范围一年比一年广。
在安吉县文联、文广新局、司法局、卫生局、科协、体育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安吉县政协组织县政协委员组建服务小组,每年的5月至6月,按照活动方案,由各牵头专委会组织开展活动,前往全县15个乡镇(街道)187个村和社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义诊、法律咨询讲座、技术指导、文艺晚会、书画创作、书籍手册发放、展板宣传、名师讲堂、结对帮扶等“六下乡”服务内容,为群众送上实打实的帮助和关爱。
“点菜式”服务 内容越来越广
“现在不仅有文艺演出、义诊活动,还有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帮扶结对,真是年年有新意,年年有变化!今年大康公司的毛如佳委员,一口气结对我们村的5位贫困户。”上墅乡刘家塘村村民陈冬英告诉记者。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活动开始前,县政协秘书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一办六委”负责人进行座谈,征求各方对“六下乡”活动的意见和服务需求。为了真正把“六下乡”活动落到实处,各专委会联同对应部门负责人一次次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将获取的信息加以梳理、上报。同时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六下乡”活动相关讯息,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为满足老百姓的多元化需求,县政协会同文化、科技、卫生、司法、金融等各部门通过“你点我送”的服务方式,为群众量身定制了农林种植技术、健康养生、卫生防疫、法律咨询等服务,让群众根据口味“点菜”,政协根据需求“送餐”。
“一对一”把脉 服务越来越准
隆冬时节,杭垓镇高村村的胡友春正在毛竹林用割灌机除去竹林里的杂木,他高兴地说:“政协的‘六下乡’真好,我现在用的电动割灌机是政协委员送给我们村的,劳动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去年6月下旬,县政协委员送科技下乡为该村送去10台割灌机械,还手把手教操作方法。“这服务贴近咱们老百姓,实在!”
“我们努力了解群众真正所需,因人而异提供一对一的帮助。”说起“六下乡”活动,县政协委员庾晓月感触颇深。每年下乡活动,义诊小分队成员们一对一给群众免费诊断、赠送药品。科技小分队走进田间地头,给农户们一对一指导种植技术。司法组成员们一对一解读法律问题。
在每个活动现场,都活跃着政协委员的身影。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贴心服务。
“面对面”交流 经验越来越多
活动结束后,县政协及时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各专委会、联络委负责人和政协委员座谈交流经验。
五年来,活动已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280场次,发放各类书籍、宣传资料6万余册,赠送书画600余幅,落实慰问贫困户资金8.5万元,参与活动的政协委员达650余人次,现场接受服务和享受上门服务的基层群众多达4.5万人次。
如今,“走进美丽乡村、真情服务群众”活动实现了“六下乡”向“多下乡”“常下乡”“常在乡”的转变。今年,县政协将建立以优秀青年政协委员为骨干的政协委员“乔梁工作室”,进一步为政协委员和广大基层群众搭建心灵沟通、信息共享、互帮互助的常设履职实体平台,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履职品牌,为县政协民生服务工作再添亮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