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实体兴,则桐乡兴。实体经济是桐乡经济的脊梁,关乎桐乡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的大局。在日前召开的桐乡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实体经济如何点“实”成金,振兴桐乡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拳”该怎么打,成为政协委员深度聚焦的话题。
“当前实体经济低迷,企业投资和经营实体积极性不高,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其利润日趋下降。”钱建良委员建议着力提高实体经济投资积极性,合理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进入实体经济。章丕成委员则认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大支持科技力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化纤、毛衫、纺织等产业是桐乡的传统优势产业,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是这些产业生存壮大的必由之路。沈伟委员建议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将传统服装生产升级为全球个性化定制,从制造向智造转身。郭驰委员建议政府大力扶持本地企业从事技改升级、项目投资、二次创业,组建专家队伍把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机器换人、“互联网+”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小微企业生存环境堪忧,贾伟平委员建议通过退散进集、退低进高,为小微企业发展开拓新空间、营造好环境。吴佳复委员建议对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增加个人授信,并给予初创企业1~3年的税收优惠,创立风险基金,企业破产时可根据缴纳基金予以救助。
招商一直是桐乡经济工作的一块短板,亟待精准发力、攻坚克难。郑熙委员建议在政策引导、领导联挂、平台建设、措施调控、要素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更加集中地引进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在招商方式上大胆地试、大胆地用、大胆地干。吴赟娇委员认为,要充分释放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有针对性地引入信息、研发、设计、物流、销售、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上下游产业集聚环境,助推项目落地。郭术艳委员建议打造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吸引外商投资,并利用乌镇会展中心举办“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国际博览会,将德国作为先进制造业招商重点,每年举办“德国桐乡日”,合作开展经贸活动,联合培养先进制造专业人才。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作为“梧桐之乡”,更要致力于打造“人才磁场”,拼实力引来“金凤凰”。顾贤劼委员认为,只有招商与招才并举,才能实现引智与引资双增,要有效利用产学研多方优质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创业创新孵化平台,构建地方政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多元化、责任明晰化、机制联动化的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营造适宜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软硬环境。肖晓芳委员认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要在低息购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细节上做足功夫,还要重视对青年企业家,特别是创二代的培育引领。
新当选的市政协主席蒋惠玲提出,桐乡要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以乌镇为核心的“一业一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大有可为,政协委员中的企业主们更要勇立潮头,做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做对社会负责任、有贡献的诚信企业、百年企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