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在普陀,有的审批项目已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但我们还有事情要做。”在全国两会上受到极大关注的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舟山市普陀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去年,普陀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明确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待办事群众咨询、申请诉求时只能行使“怎么办”的权力,千方百计为申请人办成事提供帮助。如果企业遇到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各审批窗口可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即各审批窗口对行政审批事项先予受理和审查,实行“边补材料边审批”。该区还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方便群众办事。政协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这些成绩,同时也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找短板,献良方。
“有的部门‘神仙打架’,让人想‘跑’都不知道怎么‘跑’。”周波委员说,国土部门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要求绿化率不能高于20%,规划部门为了提高绿化程度要求绿化率不能低于20%。再如厂房建设,有的部门要求多开门,有的部门却要求少开门,有的部门要求门往里开,有的部门却要求门往外开,让企业无所适从。建议有关部门多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推进信息共享,在出台政策之前相互沟通,出台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
史永华委员调研发现,办理审批业务的工作人员中,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太熟悉业务。“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难以全面掌握审批所涉及到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法规、政策,建议审批岗位多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提高审批服务质量。”
“政协委员就是要能发声音、会发声音、发好声音。”区政协主席张禾波表示,要把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映,有些要向上反映,助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