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日前,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村民发现,家门口的垃圾桶围着不少人,他们一边对垃圾桶里里外外进行检查,一边认真地记录着。
原来,是金华市政协委员在对“一村一委员”联村民主监督工作进行突击摸底检查。委员们认真查看农户垃圾桶内垃圾的第一次分类,再查看保洁员的第二次分拣,同时对派驻联系该村的政协委员的监督工作进行打分和指导。
自2013年起,金华市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管理模式,“二次四分”垃圾分类法经过三年多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去年12月,住建部印发《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向全国推广金华经验。
为助推垃圾分类机制的长效运行,该市政协发起“一村一委员”联村专项民主监督活动,2600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分赴全市4000多个村庄开展民主监督活动。为提高委员的监督专业性、实效性和积极性,该市政协分批对参与的委员进行垃圾分类、水环境整治等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委员采用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设路线、不搞陪同的小分队方式,直奔现场、重点查看农户初次分类、保洁员工作、制度落实和终端运输等情况。同时,与党政部门共同建立起跟踪督办和信息反馈机制,组建微信监督群,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实时跟踪督办情况,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市政协还充分运用委员提案、政协信息、建议案等方式,及时总结阶段性的督查情况,反映群众诉求,为党政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垃圾分类工作难处就在长效保洁上,日常有镇、村干部的监督,现在又有政协委员的‘一村一委员’联村民主监督,垃圾分类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婺城区竹马乡副书记郑正连说。
今年以来,金华市政协已组织136个监督组,发动政协委员3895人次,实地走访乡(镇)、村4122个,发现问题525个,提出对策建议460条,为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务实管用的建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