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政协:委员呼吁重规划显特色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常山政协:委员呼吁重规划显特色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顾哲洁 郑锐   字号:[][][]

据联谊报    作为兴起于意大利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国际慢城是指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5万以下的拥有独特地方感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在常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将建设美丽中国独具特质的国际慢城作为今后五年的重要战略目标。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国际慢城建设成为委员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项目区域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少,且可开发利用的预留土地空间少。”针对国际慢城建设中存在的土地要素制约问题,委员们建议,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等政策优势,引导休闲产业项目集聚。同时,对文化、体育、商业、绿地等门类的休闲活动相关城镇用地进行统筹管理,从用地层面确保公共休闲产品供给。

项目建设,规划先行。委员们建议,结合县情实际,对规划再完善、再细化,理清发展思路,确保国际慢城建设有品质、上档次。将沿线的城市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景区休闲产品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交通先行、水利配套、“旱改水”支撑的思路推进慢城建设,确保“一年成势、三年成型、五年成城”。

慢城基础设施配套也是委员们关心的内容。大家呼吁,要尽快推进七个形象入口的建设,将区域内村与村之间的路面硬化、道路拓宽、路肩美化,构建连续的内部慢行系统。优化慢城周边的交通网络,为人流、客流的聚集奠定交通基础。同时,尽快以水安全格局为基础,重点改造山洪易发区,并利用乡土野花野草,打造田园花谷,丰富地被景观。

“常山国际慢城的发展应进一步体现自然景观特色,尽可能多显山露水,保持和张扬自身的地脉。”在打造慢城特色方面,委员们还建议,设置游客参与体验的摘胡柚、做贡面、磨豆腐、打竹篾、编草鞋、土法榨茶油等项目,让国际慢城成为彰显常山乃至衢州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