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政协:建议提质增资强管理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象山政协:建议提质增资强管理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通讯员 吕茂盛   字号:[][][]

据联谊报    日前,象山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县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专项民主监督。

据不完全统计,象山县共有外来务工人员近15万人,1万多名外来人员子女在该县就读。2015年,该县成立了启正教育集团,实施统一招生、统一教学、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检测,稳步提升各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共620万元,其中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经费200万元。去年以来,县教育部门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扩建了东陈小学、下沈小学、涂茨小学,主要用于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目前,该县公立学校接纳外来人员子女就读人数9368人,7所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外来人员子女就读人数3399人,分别占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总数的83.4%16.6%

委员们走访部分学校,边看边听边问边议,仔细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情况。座谈会上,委员们结合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随着象山桥海兴县和“双突破双驱动”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量持续上升。与此同时,随着中高考和户籍制度改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初中、高中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条件落后,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偏低,办学压力较大。

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完善教育规划布局,加快研究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象保合作区等外来人员密集区域的教育布局,既要考虑服务半径,更要考虑教育质量,切实满足外来人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经费支付标准可采用生均经费补助。同时,做好民工子弟学校提质文章,一方面加快推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将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教育部门管理范畴,增加公派教师数量,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创办民工子弟学校,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参与民办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资助民工子弟学校。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