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立夏时节,宁海县胡陈乡岭下谢自然村天高云淡、草木葱郁,一片盎然生机。村中农家乐接待中心旁的一方池塘边,十几名政协委员和志愿者挥锹挖土,栽种罗汉松等苗木。
“坑要再挖得深一点!这个位置再补一棵!”冯智迪委员不停地指挥着身边的几个园林师傅。
80后冯智迪是宁波一家园林公司负责人,成为县政协委员不久,他就和其他3名委员“承包”了岭下谢村池塘整治。为了这次植树,他制定了绿化方案并捐赠数十株苗木。为确保苗木成活,他又从公司叫来4个专业园艺师傅到现场帮忙。
干字当头,与冯智迪一样,全县241名政协委员都投入到了剿灭劣V类水的战役中,委员们主动请缨,“承包”了30个小微水体的治理任务。
“小微水体是水道的‘毛细血管’,小微水体出了问题,最后肯定会影响‘主动脉’河道。”县政协主席尤玲娟表示,政协委员要利用专业优势,参与小微水体整治提升,助力全县“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打赢剿劣战。
“这些水质较差的水体,都是我们一个个摸排出来的。”尤玲娟说,这30个小微水体水质基本为V类或劣V类,主要分布在农村。县政协多次组织委员中的专家走访现场,对治理办法进行论证,确定治理办法。
作为胡陈乡的副乡长,章开望委员对塘下谢村池塘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淤后水质已大为改观,要保持好,接下来要想办法让塘里水更清、岸上景更美!”河道的清沙、除淤都有相应的行业部门负责管理,他建议将水塘也纳入河道管理体系,长效保护。
“水质向好也有季节因素,现在是雨季,到了缺水季可能没那么好了。”经过多次调研,县环保局的励蓉蓉委员认为,池塘的污染以农业、生活垃圾污染为主,治理要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将池塘整治与有机绿色食品种植结合起来,修复为主、整治为辅,更好地巩固治水成果。
记者了解到,该县政协已为30个小微水体整治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并推出政协委员为小微水体整治提升做实事活动,包括捐款、种树、投放鱼苗、清淤等多种形式。同时,建立小微水体治理项目台账档案,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任务。
县政协还开展“我为‘五水共治’献一策”活动,并通过《今日宁海》向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对策建议。目前已征集到280余条对策建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