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农业是食品之源,要有安全健康的鲜活农产品和加工食品,首当其冲是保障源头。近日,海盐县政协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的日益提高,海盐县不断完善农产品种植养殖、市场流通以及生产加工等环节监管体系,为群众食品安全撑起“保护伞”,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为确保市场安全,我们每年农产品定量监测在400批次以上,定性抽检12000批次以上,年抽检合格率在99%以上。但农产品进入农贸市场门槛较低,鲜活农产品大多是无品牌产品,且无产地准出证、产品合格证。各个农贸市场虽建有快速检测室,但检测内容、种类偏少。”县农经部门负责人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生产、加工和流通诸多环节,既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也需要法律、制度、监管方面的保障;既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作为,也需要企业、农户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
调研组还了解到,当前分段管理的体制存在着监管上的盲区,需要政府层面协调加以解决。此外,千家万户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溯源”“标准”“全程”——调研组开出了加强监管的对症之方。要发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作用,敦促各农产品经营主体认真做好企业信息的更新,充分发挥二维码对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信誉度的作用,实现主体追溯。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扶大扶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步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品检测能力建设,严格包装标识,指导并督促各生产主体落实产品自检或委托检测制度,实现区域内所有规模以上生产主体监测全覆盖,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