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加快治理防洪减灾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舟山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加快治理防洪减灾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2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徐建平 周声   字号:[][][]

据联谊报    舟山市开展“五水共治”以来,通过河网拓宽疏浚、水库加固等工程措施,防洪水、治涝水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防洪抗灾体系中,水库、山塘、水闸等防洪设施以及流域下游的平原河网的治理成效明显,区域防洪排涝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而处于流域上游的山洪沟治理力度不足,还存在一些短板。市政协委员陈波提案建议,加快山洪沟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舟山市陆地总面积1257km2,其中山丘面积786.6km2,占陆地面积的62.6%。当地渔农村居民历来有依山而居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山洪沟直接影响区域内的渔农村居民人口在3万人以上,间接影响的人口数量则更多。陈波调研发现,舟山市山洪沟防洪标准较低,未经护砌加固的自然边坡抗洪水冲刷的能力较弱,山洪沟两岸因洪水侵蚀造成边坡过陡失稳,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一些山洪沟泄洪不畅,遇强降雨造成洪水溢流,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国家有关山洪沟治理的政策规定,列入国家山洪沟治理的项目必须符合流域面积一般大于20平方公里小于200平方公里、影响人口不少于2000人、影响范围内一般有2个以上行政村或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等条件。陈波发现,舟山市的山洪沟规模普遍很小,无法列入上级部门的山洪沟治理项目计划,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足。2014年以前,舟山市没有一条山洪沟列入上级水利部门的治理计划,2014~2016年实施完成的山洪沟治理项目也只有2个。

“山洪沟治理是汛期自然灾害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快山洪沟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陈波提案建议,全面调查存在防洪安全隐患的山洪沟,摸清泄洪能力、防洪措施现状和影响区域范围内的保护人口、基础设施等,加快统筹规划,把山洪沟治理列入《舟山市群岛新区治涝规划》和县区《小流域综合整治规划》范畴。合理安排年度实施计划,以小流域为单位,把需要治理的山洪沟集中打包申报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及日开工建设。

“山洪沟治理项目的国家补助政策非常优惠,从舟山市已经实施的2个山洪沟治理项目来看,上级财政补助比例达到了70%左右。”陈波认为,舟山市拥有群岛新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贸区等国家级名片,可以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实施的高度,在山洪沟治理项目立项和资金补助方面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倾斜政策,降低项目申报立项的准入门槛,使舟山市有更多的项目能列入国家山洪沟治理计划,争取更多的资金补助。

陈波还建议,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要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形成重点山洪沟所在小流域相对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护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根据保护面积、保护人口数量和设施的重要性,合理确定山洪沟防洪泄洪标准。按照“护、通、导”的原则,科学确定舟山市山洪沟治理措施,以岸坡防护、通道疏通、消能减速为重点,畅通山洪出路,提高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抗冲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