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当前,温州市正精心谋划推进“大建大美”行动。市政协把助推“大建大美”行动作为今年履职的重要内容,列为本届市政协专题协商的“第一炮”,动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吹响助推“大建大美”的号角。
为了号准“大建大美”的脉搏,市政协按照“调查研究要深、意见征集要广、意见建言要实”的要求,多次组织委员、专家开展座谈、调研,深入了解温州城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日前,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围绕城市怎么建、建什么、如何美开展协商讨论,为温州城市发展献上“美城计”。
“大建大美”怎么建,城市规划要先行。方岚委员认为,“大建大美”,出发点在“建”,关键点也在“建”,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大拆大整”之后整出许多土地,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规划好需要建什么,同时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严肃性,不能搞“一个师公一道法”,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要谋定而后动,以全域文化为主线,贯穿温州城区总体规划建设。”廖笑焱委员建议。张建华委员则呼吁加强瓯江两岸的环境景观塑造,统一规划,做好瓯江两岸的亮化建设。
委员们建议,突出温州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对标杭甬,深入思考温州城市的目标和定位,立足“十三五”,放眼可持续发展,站在打造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高度,做好谋划,助推温州城市有机更新升级。
“大建大美”建什么,基础设施要凸显。《“大建大美”行动实施意见》提出,抓紧完善公共配套,加快落地建设温州市民中心、美术馆等政务服务和文化服务设施……近年来,随着投入不断加大,温州主城区的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但对比杭州、宁波等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短板依然存在。
翁逻沿委员在今年市政协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政府应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的即席发言在委员中引起了共鸣,他建议,要借助“大建大美”的契机,加快市区幼儿园建设,补齐温州学前教育的短板。
“要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园、绿道、交通,通过‘大建大美’行动,公共设施要更完善,生活要更舒适、方便,建设一个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市政协副主席陈作荣建议。
“大建大美”怎么建才算美?美是一种直观感受,也是“大建大美”行动的落脚点,怎样体现美,怎样给温州市民一个美的感受,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陈晨委员建议:“要留住城市的记忆,安放我们对温州的乡愁,不能破坏温州的山水,在建设的同时要保护好历史的遗存。”
城市的美不仅体现在建筑物风格、硬件设施等外在形式,还要体现在市民素质、城市人文精神等内在美上。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打造温州历史文化名片、提高市民素质、留住人才以及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建言献策。
一条条意见建议在专题协商的平台上汇集和交融,凝结成助推“大建大美”行动的强大力量。市政协主席余梅生说,“大建大美”是系统性解决温州发展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系列沉疴积弊的一剂猛药,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关心、关注温州“大建大美”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及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反映情况,积极帮助出谋划策,为助推温州打造“铁三角”、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