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嘉兴市政协网 根据市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助力全面剿灭劣V类水,6月20日,由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及民建、侨联、台联等界别活动组委员组成的第九监督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戴铭的带领下,赴嘉兴港区开展“五水共治”监督调研。
监督调研组现场踏看了嘉兴港区东城河、南河塘的水体情况,长安桥符家新村、长安桥新村两个污水处理终端,以及东陆家浜、西岸桥浜等清淤工地。委员们一边认真察看河道水体情况,一边仔细询问污水治理工作,还不时停下脚步与随行的港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治水工作中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委员们还听取了港区治水办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委员们一致认为,港区的治水工作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水环境污染得到较好遏制,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治水管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成效。也指出了治水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群众对于治水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一些老旧小区雨污不分,部分河道水流不畅自净能力较弱,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仍然偏高等。同时,针对发现与存在的问题,出谋献策提出意见建议,围绕加强宣传教育和奖励惩罚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治水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在治水工作中的作用,强化科学治水;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设备捐赠、包点整治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治水;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建立与保护;利用现代化手段摸清地下雨污管网家底;加强对河道淤泥、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等固废物的收集和处理,财政补助市场化运作等,与港区治水办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戴铭副主席在座谈会上指出,今年是省政协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活动的第四年,4年多来,港区上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总体部署和要求,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强化治水资金投入,在探索治水长效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五水共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下一步工作,戴铭副主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意见:一要在“实干”上下功夫。工作任务要具体化,责任分解要明确化,监管监测要信息化,要实行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剿灭劣V类水”工作。二要在“转变”上作文章。治水工作问题在水中,根源在岸上,要牢固树立“两山”理论,切实转变粗放生产方式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走上现代生态循环之路。三要在“投入”上强保障。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区内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治水领域。四要在“机制”上保长效。要推动“河长制”全覆盖,完善“四边三化”管控机制,全体干部带头攻坚,领导班子齐上一线,民间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全民治水、全民护水的强大合力,防止边整边犯,治水反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