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近年来,随着《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嘉兴市秀洲区政协委员黄水林调研发现,校园足球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黄水林分析,一些学校将足球作为布点项目发展,有经费,有师资,有项目,而非布点学校的足球发展相对迟缓。布点学校有经费补助,有机会参加各类比赛,但非布点学校没有经费补助,要发展足球,只能占用自己的公用经费。面对有限的公用经费,校长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球兴叹,缺少校级、校际及区级的足球比赛,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跟不上。同时,学校普遍缺乏具有足球教学经验的体育老师和足球裁判。
为此,黄水林提案建议,成立校园足球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下设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足球工作,具体抓好足球教练员培训、足球进课堂及系列活动等工作。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对全区中小学校操场进行改造提升,为足球进校园、足球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学校足球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足球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培养,不断提高足球师资专业水平。将校园足球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探索特色鲜明的“小足球,大教育”之路,推进足球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活动,鼓励各学校成立足球社团,组建校园足球队,开展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区级层面要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校内要开展年度或学期足球比赛,校际间要加强以足球为载体的交流互动。
黄水林还建议,中小学校要制定校园足球活动发展规划,把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学校足球文化建设,把校园足球作为“一校一品”工程。促进建立足球社团或足球兴趣小组,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评价机制,分类定级,对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和科学评估,着力打造一批足球运动示范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