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湖州市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首份履职清单,饱含着新一届市政协服务发展、心系民生的情怀、责任与担当。
履职清单制定前:深入调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了使新一届政协工作更加接地气、聚众智,换届伊始,市政协主席杨建新就带领调研组,走访各民主党派市委会,跑遍三县两区,看望近50名政协委员,就做好新一届政协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在调研中,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县区政协工作情况汇报,重点了解基层政协的经验做法、创新举措,深入一线进企业、下车间、走乡村,与委员亲切交谈,听取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随着调研的层层深入,政协工作需要在哪里着力,政协委员最关心什么,这些问题层层展开,履职重点越来越清晰。
在深入调研、广征意见的基础上,新一届市政协领导班子继承市委书记、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等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集聚各方智慧,认真梳理提炼,提出了着力发挥政协委员阵地、桥梁、旗帜作用,当好下情上传的联络员、上情下达的宣传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落实政策的监督员,实行政协常委会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发挥界别独特优势和作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将政协机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委员之家”等工作理念和设想。
履职清单谋划时:紧贴中心
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5月9日,杨建新在市政协常委会议上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助推发展的能力,始终围绕加快赶超、实现“两高”目标和“四新”主题实践,认真履行三项职能,确保与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欲同向、在工作上同步同行,力求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督查督在关键处。
纵览这一份履职清单,三大特点格外突出:
突出“重头戏”:重点围绕“扎实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快绿色发展”和“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政府服务高地”主题,分别举办市委书记、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围绕“关于湖州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问题的研究”,召开常委会议进行协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推进和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突出“关节点”:积极参与三级政协联动、全面剿灭劣V类水“干、查、督”大行动,就“河长制”“路长制”落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农村危房改造等开展民主监督,着力推动全市重点任务又好又快完成,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关键词”:着力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六重”工作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滨湖一体化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重要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发展谋求更多实招、硬招、高招。
履职清单出台后:压实责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履职清单不仅明确了重点,还细分了任务和责任分工,共梳理出重点工作、专项工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经常性工作5大板块、24项具体任务,对每一项任务都明确牵头领导、参与领导、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限,由市政协各专委会和办公室(研究室)明确分工、密切合作、统筹推进。
对于26项重大事项,市政协明确通过委派民主监督小组的形式,全年跟进,全力助推。由市政协办公室(研究室)、社法委牵头,各专委会、各界别参与,今年12月完成。其中,提案委的监督课题是推动重点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扩大和顺畅运用,文史委的是加快建设湖州科技城,教文卫体委的是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等等,这些课题都根据市政府梳理的《当前需抓紧落实的26件重大事项》选择确定。各专委会分头领衔、对标对表,积极助推解决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履职清单的制定出台,有效地激发了政协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各专委会表示,要将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的做法,贯彻到联系服务界别和委员的工作中去,合心合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履职清单迅速成为了行动。日前,市政协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委员积极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员、参谋员、监督员、示范员,开展“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通过网络、微信、QQ等向全体委员征求意见建议。
委员们纷纷表示,履职清单的制定吹响了画好“同心圆”、奏响“大合唱”、架实“连心桥”、争做“实干家”的号角,今后将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扎实履职尽责,主动献计出力,努力将厚重的履职清单兑现为满意的成绩单,为湖州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出积极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