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要从源头减少固废的产生及排放,进一步腾出环境容量……”日前,嘉兴市南湖区政协就“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工业废弃物”召开专题协商会议,与区政府及环保、经信等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协商。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三改一拆”“退散进集”不断推进,尤其是违章猪舍拆除、劣V类剿灭攻坚、小锅炉全淘汰、污水全入网等一列整治措施落实,南湖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相较之下,工业固废防治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化工、印染、电镀、制革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固废逐年增加,处置能力有限。
为此,区政协把“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工业废弃物”作为专题协商议题,专门成立课题调研组,深入全区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形成《强化源头管控,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加大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实施精准化管理,提升工业废弃物监管水平》3篇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委员们通过调研发现,排污单位源头减量意识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固废减排意识比较淡薄,危废产生量小的企业处置困难。同时,对废铅酸蓄电池、废机油、废镍镉电池外的危险废物尚不能统一收集,制约了小微企业废物收集处置。
罗勇委员建议,探索小微企业统一收集机制,积极向省、市争取试点,在工业集聚区内探索建立危废收集服务平台,解决危废产生量小的企业处置困难问题。
“设立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金月祥委员分析,目前南湖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不大,有的企业仍以粗放型为主,高附加值利用比例较低,导致对部分工业废弃物没有充分利用。同时,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尚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尤其缺乏重大技术和装备的投入。
调研显示,南湖区有重点固体废物监管单位54家、一般固体废物监管单位29家、危险废物监管单位25家。委员们建议,积极构建和完善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以“制度+科技+服务”为一体整合提供第三方服务。加大规范引导和检查执法力度,实施精准化管理,切实把问题控制消除在萌芽状态。
区政协主席赵建峰说,随着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就综合治理工业废弃物进行专题协商很有价值和意义。希望各部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提高对综合治理工业废弃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引领,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领导,完善措施,进一步营造共促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
“对于调研报告及委员们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区政府会认真研究,逐一梳理,抓好落实。”会上,区政府分管负责人表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