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今年5月,新昌县被评为“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淤泥浊水在新昌版图上逐渐抹去,绿水青山处处可见。这份成绩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得益于部门、乡镇(街道)和广大干部的齐心协力,也得益于县政协的全力助推。
“要持续增强剿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提高剿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深化完善剿劣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县政协主席罗国安表示。今年以来,结合新昌实际,县政协以五大活动为抓手,念好“五字经”,全力助推劣V类水和V类水剿灭战向纵深推进。
开展结对治理活动,突出一个“干”字。3月22日下午,省、市、县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共100多人,在新昌分会场参加了省政协关于“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决战治污水、大战防洪水排涝水”专项民主监督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化了“怎么治水、怎么整改、怎么提升”的履职意识。会后,在当地的三级政协委员和全体政协机关干部,马上深入治水现场与群众一起干。目前,三级政协委员共239人走遍全县劣V类水和V类水现场,政协机关干部陆续到挂联村,撸起袖子与群众齐上阵、共甘苦。
开展“万千行”活动,深化一个“细”字。相继召集县治水办、水利水电、农业、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座谈,研商剿劣工作以及民主监督安排,努力做到“对标”“对表”两不误。在此基础上,按照辖区范围和就近、就便原则,把215名县政协委员分别落实到全县16个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再分解到各行政村,原则上“一委员一联系村”,列出“五张清单”,同步开展查水体、查断面、查成效、找问题、找原因、找对策,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开展委员“认养制”活动,探索一个“新”字。近几年,新昌县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已形成“新昌经验”。在“五水共治”中,新昌也像抓科技体制改革一样,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早在2014年,新昌就全面启动了省级“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区建设,并在当年捧得全省第一批“大禹鼎”。如何在助推剿劣工作中创出特色、做出亮点,政协委员通过众筹、出劳、出智等形式,“认养”建设生态治理劣V类水样板点,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剿劣工作新经验,打造河道“认养制”升级版,探索剿劣工作“试验田”。
开展“一月一督查”活动,着力一个“督”字。成立由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秘书长为协调人、各委办主任为成员的“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协调小组,下设5个督查小组开展“一月一督查”活动。建立健全16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监督机制,通过组织政协委员交叉检查、定期会商等方式,加密监督频次, 提高组织化程度,敢于较真一督到底,强化敢于担当的意识、精益求精的意识、连续作战的意识,克服自满、应付、厌倦心理,使剿劣工作更加系统、全面、有序推进。
开展集中督查和专题议政活动,强化一个“实”字。日前,县政协副主席祝志芳、徐剑平、丁虹、何小伟、梁国英分别带队赴各乡镇开展剿灭劣V类水现场销号管理和月度考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督促他们务必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完成剿灭任务。在县政协常委会议上,与会人员听取并协商讨论剿灭劣V类水和V类水工作,对下一阶段剿劣工作,建议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瞄准问题、即知即改,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坚持不懈抓好治水工作,尤其要处理好出资和出力、监督和指导、当前和长远、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等关系。要做到水岸同治、疏堵结合、拆治并用、群防群治、全域治水。要完善治水模式,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浓厚氛围,强化督查考核,加强资金保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意见建议目前已形成会议纪要报送县委、县政府。“要力求把政协的整体协商意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剿劣成果,议政合一,助推县委、县政府灭Ⅳ增Ⅱ目标的提前实现。”罗国安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