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1500年前,新昌即已种茶,历史悠久。
一片茶叶能做成多大的产业?能带出多少种产业?新昌县从田间地头的种植开始,依托产业集聚优势,推动茶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目前,全县43万人中有18万人在吃“茶叶饭”。2016年,该县茶叶产业链总产值超27亿元。
县政协多年来一直关注茶产业的发展,日前,县政协主席会议专门听取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并就此主题进行协商讨论。
“茶产业是新昌农业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呈现出产业基础实、带动作用强、辐射面广等特点,在国内外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已成为提升茶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县政协主席罗国安在讨论时说。
“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茶产业升级步伐。”与会人员建议,首先要从基地抓起。重视人才队伍基础,牢牢扭住基地建设这一牛鼻子,以创建茶叶示范区、精品园为载体,提升完善茶园生产道路、灌溉渠道和电网等基础设施,整体提升茶园生产条件和休闲功能。推进茶叶品种更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以争创有机茶园为目标,提升有机茶园的认证率与占比。大力推行无公害茶园全覆盖,规范建立青叶交易市场,从源头上实行茶叶安全生产。同时,做好市场提升工作。实现中国茶市由单一茶类的季节性市场向多茶类的全年性市场转变,推动线下交易为主向线上、线下交易并重转变,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开发适宜网络营销的茶产品,提升网络营销层次。
“要以品牌为引领,培植龙头企业。”与会人员认为,要坚持引育并重、综合施策、精准出击,着力培植生产龙头、加工龙头、市场龙头、茶机龙头、电商龙头,做大做强生产企业,对接欧美高端消费市场,打造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推进生产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茶叶+互联网+金融”销售。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协同茶产业发展。推进多茶类研发,以保健养生为方向,巩固提升绿茶主导地位,大力实施“绿+红”战略,打造“天姥红”、云雾茶系列品牌,丰富茶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推进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全域旅游创建档次。推进茶叶深加工,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发展茶产业,特别是在茶多酚、茶叶胶囊等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上,重点予以政策倾斜,不断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总结推广土地入股经营等好的做法与经验,鼓励茶叶基地与农户建立风险保障基金,通过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途径,建立起“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协作共赢机制。
一杯大佛龙井,在看似简单的茶汤中,茶与禅一脉相融,啜起的不仅是千年唐诗的缠绵,回味的更是新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盛。“茶产业不仅是一个致富产业,更是一个文化产业。”他们建议,要以创新的理念,深耕茶文化文章,做浓茶文化氛围,做深“茶叶+”文章,为茶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