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大力推进提案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
提案以调研打底,建议“干货”满满
区政协把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提案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做好优化选题文章,积极引导提案者提出立意高、切口小、情况摸得清、问题理得透、建议提到点子上的高质量提案。
提案委每年围绕江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征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切实可行的提案线索,经梳理归纳,编印提案参考选题,供提案者撰写提案时参考。今年还针对换届后新委员多的实际情况,结合“委员活动日”活动,开展提案知识培训,帮助提案者写好提案。
各党派团体、界别、街道工委(委员小组)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调查研究广泛深入,提案质量总体较高。“我们把集体提案作为提高提案质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发挥集体提案示范导向作用。通过上门走访、对口协商等方式,主动‘找米下锅’,提前酝酿集体提案选题,有的放矢开展重点提案培育。”区政协提案委主任张新华介绍,四届区政协以来,集体提案比重每年都在增加,今年的集体提案比例占25.8%,重点提案中集体提案比例高达83.5%。
同时,切实把好提案立案关,细化立案标准,求质不求量,不搞“凡提必立”。对那些指向不明、泛泛而谈或建议明显不可行的坚决不予立案。“每年确定的6件重点提案,都是‘百里挑一’,从近200件提案中层层协商遴选,最后经主席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内容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切,选题针对性强,建议务实具体、可操作。”张新华说。
办理见心见行,建议落地有声
提案提得准,更要办得实、用得好,达到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目的,实现提案价值的最大化。区政协扭住提案办理关键环节,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力求让每一件提案“落地有声”,促使大量提案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
办理过程真协商。将协商民主切实贯穿到提案办理工作全过程,针对提案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量身定制办理方案和协商方式,确保办理协商实打实、见实效。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搭起了政协委员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委员现场提建议,部门当即作回应,坦诚交流、真诚互动,协商氛围热烈浓厚。委员们感到说话管用了,“提案一交办,立马见行动,即使问题不能迅速得到解决,也让我们看到了部门积极主动的态度。”承办单位则表示,通过政协搭建的平台,借助委员的呼声,协调了很多没法协调的事情,给解决问题提供了推动力。
办理结果公开晒。提案内容公开、办理情况公开……为更好地推进提案办理,区政协早在2011年就实行提案工作全周期公开。区政协委员登录江干政协网站,便可清晰地看到每件提案(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提案除外)的提案者、案由、正文以及具体答复。提案工作公开,一方面有助于公众了解委员履职的关注点,促使委员撰写更多更接地气的民生提案;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形成约束,推动承办单位提高办理质量,避免“走过场”。张新华表示:“公开‘晒’提案绝不是为‘晒’而‘晒’,而是旨在通过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
办理效果综合评。区政协创新推出民主评议机制,采取常委会议、专委会议等评议方式,组织委员对重点承办单位的年度提案办理工作进行集中评议,当场评分亮分,倒逼承办单位提高实效,防止“被满意”现象。同时,还建立了评选表彰先进承办单位、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承办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对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等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扎实推进提案工作常态化,实现提案随时提、随时审、随时立、随时交办,促使一些时效性强的提案建议在最佳时机得到转化落实。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