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全县拥有中药材资源1000余种,其中珍贵名贵药用植物百余种,随着衢枳壳纳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目录》以及灵芝、猴头菇、白花蛇舌草等栽种面积、产量的不断扩大、提高,中药材产业已逐渐成为该县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日前召开的常山县政协主席会议上,委员们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开展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委员们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中药材监管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严把药材质量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强化中药材产业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选育和引进,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在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方面,委员们建议,变原料为中药成品,引进扶持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产品的开发生产企业,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药产品,提升中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要与国际慢城、美丽乡村以及全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重点推进县建设相融合,建设中医药养生休闲基地,开发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旅游产业。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传统优势,也是发展健康中国优化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委员们认为,要抢抓健康中国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全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良的特点,培育建设集流通、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在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行业内的影响力,抢占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地。
作为具有常山特色的中药材产品,由胡柚小青果切片加工而成的衢枳壳发展得到了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建议,加强衢枳壳采收、加工、储藏等环节的指导和监管,保证衢枳壳原材料质量,引进扶持发展规范化、规模化的衢枳壳生产加工企业,大力提升衢枳壳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