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政府采纳政协建议 加快培育涉外法律服务业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舟山市政府采纳政协建议 加快培育涉外法律服务业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董慧明   字号:[][][]

据联谊报    舟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日前阅批市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快培育自贸试验区涉外法律服务业的调研报告》,要求市司法局认真研究,牵头推进工作。目前,该市司法部门正组织人员结合政协建议开展深入研究。

今年4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与之相适应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也同步增长。如何加快培育试验区涉外法律服务业?市政协常委会组织了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当前舟山涉外法律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无法适应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新形势。一是服务介入不深,如水产品贸易中的“双反”类争端调查,海域内涉外船舶碰撞、商事纠纷等,舟山律师少有参与。二是专业人才紧缺,有涉外法律学习背景或正在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不足10人。此外,现有机构对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涉外法律纠纷管辖范围有限,特别是涉外海事纠纷,当事人不能在舟山本地处理,且律师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待加强。

调研组建议,构建涉外法律事务联席会议制度,就自贸区建设、重大项目推进及涉外事务调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防范和应对策略;组建涉外法律服务专业机构,鼓励涉外律师事务所在舟山开设分所;组建自贸试验区法庭和海事法庭,根据级别管辖受理涉外民商、海商事案件,实现域内涉外民商事和海商事纠纷管辖全覆盖。

在市场培育方面,调研组提出,尽可能让本地涉外律师前期介入重大项目谈判、涉外招商引资等事务,着力培育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政府部门、涉外管理机构应配置法律顾问,鼓励涉外企业聘请涉外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试行法律特派员制度,参与相关的涉外法律事务谈判、磋商,通过实务操练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深化涉外法律服务业高端研究,开展与自贸试验区发展有关的涉外法律服务课题招标。

同时,尽快制定法律人才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求,着重引入与自贸试验区、航空产业园区、绿色石化项目等产业有关联的法律人才。通过国外深造、国内培养、常态培训等方式,提升全市涉外法律人才的综合素养。

调研组还建议,尽快出台舟山扶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意见和激励律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做专的优惠政策,对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业务额的律师事务所,给予阶梯式奖励。建立律师事业发展基金,为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