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要凸显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本”“必须注重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在日前召开的衢州市政协常委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健康衢州建设”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共同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目前,呈现产业门类较多、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前景好等特点,慢生活、健康运动等生活理念也日趋普及,群众幸福指数位于全省前列。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周江文委员调研后认为,目前衢州市大健康产业呈现少、小、低、散、弱、差的特征,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建议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大健康产业不断加长拉宽产业链条,放大产业功能,增加大健康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尽快成立市大健康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在人才、信息、渠道、价格、培训、资本等领域形成协作联盟。
“衢州是我省的生态屏障,拥有众多类型的健康旅游资源,要把这个宝贝用活。”刘章华委员呼吁,积极培育发展健康旅游新业态,比如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努力构建发展新模式,丰富健康旅游产品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积极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机构基本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开办支持和服务指导,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旅游服务业准入制度,力争形成健康旅游业发展的“衢州样本”。
体育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琛委员建议,尽快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建立发改、体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议事机制。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并向重点规划发展的板块倾斜。落实政府支持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开展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示范企业和体育产业基地创评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体育产业集群发展。
此外,大家还就健康产业人才培养、中药材产业发展及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产业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交流。
市政协主席吴国升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要注重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定位,摸清家底、立足优势、谋划策划、打响品牌,着力塑造“健康衢州”的城市形象。要彰显产业特色,打好生态文化牌、区位交通牌、运动牌、幸福牌、特色牌,将衢州打造成大健康领域产业、资源集聚的高端平台。坚持外引内培,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健康领军企业、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大力培育重点平台、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组织领导、平台、项目、人才、政策等配套支撑体系,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