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政协:调研民族乡精准扶贫工作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温州政协:调研民族乡精准扶贫工作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8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叶艳琼 鲍蔓华   字号:[][][]

据人民政协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实现民族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更是浙江省温州市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乡村的精准扶贫做得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围绕着这些问题,温州市政协近日分别对苍南、平阳等地的民族村精准扶贫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

温州市作为浙江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0余万,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5%。当前,民族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

苍南县岱岭畲族乡的种植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钟凤媚委员看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岱岭经济种植当前还处在相对传统的模式,缺乏企业+基地+科技+农户的上规模的农业项目。只有以技术为支撑,让企业带动农户,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让落后的贫困农民富裕起来。

以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当地低收入农户在旅游接待中发挥作用,在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的过程中,温州市各民族村不仅树立出一个个的典型好村庄,更摸索到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丁双双委员表示,苍南县在着力打造带有乡村特色“金名片”的同时,还依托民族特色旅游以项目带动扶贫,以“杜鹃花海”、“云上畲村”为理念,在苍南县鹤顶山凤阳片开发出可望山观海的大型观景露营基地。

据雷朝阳常委介绍,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发展的畲歌文化、富源村柑橘精品园是开展得较为精准的“扶贫”项目之一,该乡的民族文化广场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有“看畲文化到岱岭”的美称。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