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莲都正在建设丽水“大花园”的“中心园”,山水是其中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区政协制定方案,发动199名委员深入14个乡镇(街道)、135个村(社区)、42条河道,对全区剿灭劣V类水、生活污水设施运维、防洪排涝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工作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目前委员已走访河道142公里、小微水体183个、生活污水治理点62个、地质灾害点32个、防洪排涝工程(山塘水库)11段(个),在民主监督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建议,为‘大花园’建设献智助力。”日前召开的区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审议“五水共治”相关四个专项民主监督报告,区政协副主席沈建祖介绍。
“希望莲都的水更清更丽,成为莲都的一张金名片。丽水市明确提出2020年全域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巩固治水成果,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十分重要。”第一监督组牵头人、区政协经济委主任吴雯华说。第一监督组认为,莲都全域水环境已得到全面改善,但个别污染源头容易出现反复。建议明确政府监管责任部门,监督排污者治理好污染物;建立“红”“黄”牌制度,管住工业污染源;将治污剿劣纳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管好小微水体。
“农村生活污水涉及面广,治理难。目前,255个村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移交运维。要把这些设施利用好,切断各条干流支流的污染源头,实现农村水质大幅提升。”第二监督组认为,一些损毁的生活污水设施修复不及时、终端处理工艺需改进。建议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引导乡镇、村监督第三方运维单位;在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套种抗寒能力强的湿地绿植,提高污水处理实效,补齐工艺短板;设立管网、终端等维修专项基金,将污水处理费合并计入城镇水费缴纳。
第三监督组认为,全区防洪设施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础资料不够完善。建议提高防洪设计标准,关键部位采用“格栅+块石”模式,减少堤防被毁的风险;建立一库(塘)一档制度,提升安全保障;建立政府部门、乡镇、村三方协调机制,破解政策处理难题;落实堤防日常管理责任,及时修复损毁工程。
“希望把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四监督组组长、区政协委员工委主任谢晓鹏说。监督组肯定“90天完成三年避让搬迁任务”的工作成效,提出政策衔接不够严密、方案细节不够到位等问题。建议加强前后政策衔接,统筹考虑房屋结构、年限、装修及安置区块等因素,进一步细化补偿标准;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排查和现有隐患点的工程防治;加紧搬迁后续工作谋划,确保移民“住得住、快发展、能致富”。
“四个监督报告洞察深刻、贴近实际,找准了莲都相关工作的顽疾,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区政协主席谷江南表示。下一步,将把四个监督报告以政协建议的形式送交区委、区政府,并持续跟踪监督,把监督报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使莲都的水更清山更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