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传统工业经济强市乐清如何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乐清市政协日前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乐清积极培植特色基地,形成了中药材、茶叶、水果、蔬菜、花木、畜禽、水产品等一批特色产业。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规模种植的企业不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精深加工薄弱,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精深加工产业优势;市场建设滞后,销售渠道狭窄,增产不增收问题突出;品牌推广各自为战,政府主导的整体宣传推介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受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制约明显,相关政策支持不足。
委员们建议,要立足打造“绿色GDP”,进一步重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一区一镇”(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强镇)为重要平台,各有侧重地发展几大主导特色产业。如铁皮石斛产业要从追求量的扩张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主攻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活树附生、岩壁、林下种植等复合种植模式,产业链延伸上向精深加工、休闲养生、膳食文化、品牌价值方面拓展,努力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形成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
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生态资源和交通优势,依托“乐商回归”政策和现有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吸引工商资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发展一批农产品订单基地、绿色无公害基地,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强扶优的思路,梳理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并具有方向性和潜力性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委员们呼吁,要加大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和宣传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挖掘和整合“雁荡山铁皮石斛”“雁荡毛峰”等标志品牌的资源潜力,利用好金名片,加大优质农产品的统一宣传和营销,利用广电、报刊、网络等媒体,列入旅游、招商、文明类等政府性或公益宣传内容,并以各类国内外专业展会、节庆活动为平台,快速直接地宣传品牌农产品,构筑宣传立体式网络。
“用足用活强农惠农、精准扶贫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委员们希望,每年农业发展资金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幅,及时调整补助政策方案,合理安排、突出重点。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吸引山区贫困农户从事种植,适当降低补助政策的门槛条件,由现在的30亩调整为5亩。适当提高现有农业政策性保险项目的保费补贴比例和保额,并有计划地将茶叶、苗木以及水产养殖列入保险目录。推进农业“设施增地”,落实政策并简化审批或土地备案程序手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结合拆后空间利用,统一规划建设农业小微产业园区,对农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用户登录